史思明自然是会带兵去找杨平安的,不过却并非救他,而是要亲眼确定此人丧命。
万一他运气好,侥幸从周军包围中冲杀出來,史思明绝不介意送他一程,总之一句话,杨平安必死,不死在周军手中,便要死在他史思明手中。
史思明的决定,得到了箫定谋的颔首,这二人都觉得杨平安有些妖孽像个猫腰,猫有九条命,不亲眼看到杨平安丧命,他们难以安心。
箫定谋还是留了个心眼,担心安禄山诓他,让李林甫将安禄山过往行事风格详尽道出,从中分析其姓格,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安禄山属于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料想此事不假。
“史将军,咱们快走吧,你若能救出我家哥哥,我给你下跪赔礼。”
看到安禄山心急如焚,箫定谋对安禄山的最后一点疑心也消除了,史思明立刻点兵出城,有安禄山领兵在前带路,他们紧随其后前去“营救”杨平安。
只是大军还沒到[]边境,就看到远处一支周军兵马严阵以待,正是之前追杀安禄山的那支周军。
这只周军一路追赶安禄山,发觉后者逃至[]城附近便撤了回來,再次结阵等待瓜步方面后续兵马抵达。
上一回就是吃了兵力不足的亏,害的先锋兵马溃败逃散,这回周军学精了,等大军集结之后,在攻打[],力争毕其功于一役。
只是他们沒想到,他们沒等到瓜步后续兵马,却等來了來自[]的唐局。
史思明为了确保击杀杨平安,这次几乎抽掉了[]城中绝大多数兵马,将近三万人马,而这只周军也不过万人出头。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安禄山当即便去史思明面前请命,愿领本部数千兵马为先锋,冲击敌军军阵。
对于史思明來说,这是好事,还可以再度试探安禄山的真假,他正想开口,却听见箫定谋轻咳一声道:“安将军大仁大义,在下佩服,不过连番征战,即便将军不累,麾下将士也疲惫不堪了。
如今虽仇敌在前,但在下以为,击杀敌军,乃每个大唐子民应尽之责,史将军明辨大是大非,尤其是那种借刀杀人之辈,我想以史将军之勇,麾下兵马之精,击溃前敌自当不在话下,不知史将军以为如何。”
史思明一愣,有些不明白箫定谋为何会如此,敌军兵马人数虽不如他,但军阵已结全无怯阵之意,若是两军交战,他即便能胜,只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战争年代,有兵就是草头王,麾下兵马优劣多寡,影响着自己的权力以及可能夺取的军功,他还想用安禄山的兵马來试探对方战力,万一安禄山能够将敌阵冲乱,他在挥师杀过去,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有什么道理让他自己手下兵马替安禄山的兵马送死。
不过看到箫定谋主意已定,他不好多说,当即下令调派兵马攻打周军军阵,而安禄山则留在了他身边,美其名曰是保护,这也是箫定谋的意思。
史思明麾下兵马训练精良,又修正多曰,在[]城更是用城中百姓之苦振奋了士气,此刻面对周军,无不嗷嗷直叫,在史思明的调度下如潮水般冲击周军。
周军虽然不弱,但人数处于劣势,两军交锋沒有多久便落在了下风。
周将看出这一战沒有胜算,可是想到瓜步增兵随时可能抵达,硬着头皮与唐军作战,只等数万增兵抵达,便将眼前的唐军撕成碎片。
可是他等不到了。
萧太师之所以肯笼络史思明,不仅仅是因为后者愿意靠上他这个大树,也因为史思明统兵作战能力在唐军将领中名列前茅。
其本部万余兵马本就是骄兵,划到他麾下的数万兵马经过训练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挡路的这些周军根本抵挡不住史思明大军的冲击,终于溃败了。
双眼通红的安禄山叫嚷着领兵冲杀,这回箫定谋沒有阻拦,看到安禄山冲出去,箫定谋转向疑惑不解的史思明道:“派些兵马盯着那个胖子,防止他趁乱跑了。”
史思明恍然大悟,立刻吩咐下去,令心腹领亲兵紧随安禄山,美其名曰是保护,实则是监视。
“哥奴,还是你想得周到。”箫定谋笑看李林甫,目光中尽是欣赏之意,“将來你可愿跟我回京,留在我身边做个参谋。”
初见周军时,正是李林甫提议,担心会是杨平安的诡计,而安禄山趁乱逃跑,所以提醒箫定谋,得看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