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夜二之统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七章 飞将的末路 一(2/2)
在背后撑腰,无论如何刘备也不敢这么轻易地就跟吕布对上的,那样容易让他在形势上遭到孤立。当后来刘备战败,前去投奔曹操时,事实便已然证明,他是将立场转向了曹操的。这也是为什么吕布会让袁涣写信骂刘备的原因。史书上说刘备在小沛聚集起了万余人,吕布认为受到了威胁便亲自出兵攻打刘备。倘若不是刘备突然变更了立场,吕布又为何要去攻打他,这不等于是在挖坑坑自己吗?所以,事情并没有史书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话说平原人祢衡自幼便很有才华,能言善辩,为人处事总是直言不讳。孔融因他有才气,便将他推荐给了曹操。后来,也不知是他抨击了朝纲,还是真像史书说的那样辱骂了曹操,却把曹操给惹恼了。曹操说:“祢衡这个小子,我若要杀他,不过如同宰杀麻雀、老鼠一样简单!只是顾着此人一向徒有虚名,倘若杀了他,旁人必然会以为我没有容人之量。”于是,曹操便将祢衡转送给了刘表,刘表则将其奉为上宾。而后祢衡经常会称赞刘表的作为,但却总会讥讽刘表身边的亲信,于是刘表的亲信就诬陷祢衡,说祢衡在私下里抨击了刘表的缺点。刘表因此而大怒,就将祢衡又转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黄祖这人的脾气很暴躁,对祢衡虽然很优待,但是有一次祢衡当众辱骂了黄祖,就被黄祖给杀掉了。

    从祢衡的下场大致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是什么样子的。你要说好话,上头就喜欢听,你要说不好的话,上头就不喜欢听。这纯粹是虚荣心在作祟的缘故,即便是放在如今,想来还依旧有这样的人。史书上说是辱骂,可谁知道具体又是怎么一回事。祢衡怎么说是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且又非常的有才华,常受到他人的敬重。很难想象一个受他人敬重的人,又如何会总是破口辱骂别人的。所谓欲加之词,何患无穷。史书里叙述的许多事情的内幕,通常都是很难为外人所知晓的,究其原因不外乎“政治”二字罢了。

    话说刘备前去投奔曹操,程昱觉得刘备这个人总是立场变来变去的,想来不会是一个甘为人下的主儿,因而便劝曹操趁早将之除掉。然而,郭嘉却认为程昱的建议虽然没错,但却不宜在此时实施,否则便会损害自家的名声。于是曹操上表刘备为豫州牧,拨了一些兵马给他,并为他供应粮草,让他一路召集残军回到沛县,继续对抗吕布。如此,当下的形势就一目了然了,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的形势,主要就是曹、刘联军跟吕布之间的对立阵营,外加一个立场不可靠的袁术在旁伺机而动。

    有关程昱对曹操所提的建议,估计原来的话肯定不是那样说的。顶多也就是程昱觉得刘备这人不大可靠,建议曹操要多防备着点。若要说程昱有这等本事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思,只怕不足为信。然而,我觉得这段史料其实是不实的,其目的想来应是为了掩盖刘备在之前就已暗中与曹操联合的内幕。我想,凡是精通于圣贤之道的人,一定都能看出这其中的猫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