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尽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章 群英 七 下(2/2)
简直等同于重新打造一支军队,沒有一年半载的苦练,根本承担不起特务团的辉煌历史。

    正晕晕乎乎地想着,赵天龙已经将他的马缰绳拴在了树干上,随手递过一块酸奶豆腐,低声命令,“你慢慢嚼着,我帮你把马嘴巴捆上,如果觉得累了,就靠着熟眯一小会儿,黄胡子估计不到天亮找不到这儿,即便找到这儿,也不敢贸然发起进攻。”(注3)

    “嗯。”张松龄感激地点点头,将奶豆腐叼在嘴里,抱着三八枪和新到手沒多久的水连珠下马,两杆枪在外形和重量上相差都有点悬殊,他需要多花一些心思去熟悉后者。

    被分到入云龙麾下的二十三名马贼也陆续进入树林,不用任何人指挥,便熟练地撕下各自的衣服下摆,将战马的嘴巴牢牢封住,与主人相伴多年的坐骑本能地察觉到会有危险的事情发生,顺从接受了人类的摆布,只是一双大眼睛始终呼溜溜地转动着,里边写满了焦灼和不安。

    先前奉命去给二当家收尸并顺带打探敌情的老九也在奇袭队伍之列,收拾完了他自己的坐骑之后,灵狐一般闪到了张松龄身边,“这位兄弟,你真的跟鬼子大部队交过手。”

    “嗯。”张松龄一边继续摆弄水连珠,一边轻轻点头,“打了小半年,从北平一直打到娘子关。”

    “那你身上的伤…?”老九是个很健谈的人,无怪总是被派出做斥候,“小鬼子打的。”

    “你说这儿。”张松龄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家脖颈子,那里有一处很明显的伤疤,平素需要把领子系得很紧才能盖住,今天骑马跑得太热,沒顾得上盖,就完全被别人看到了眼睛里。

    “嗯。”老九点点头,带着几分羡慕回应,“什么枪的子弹,打得这么狠。”

    “这块鬼子拿刺刀挑出來的,重倒是不重,就是后來沒愈合好。”

    再稍微偏一点儿,就是大动脉,老九听得倒吸冷气,“你枪法那么棒,怎么还让鬼子近了身。”

    “他们的枪法也很好,并且相互之间配合得更熟练。”张松龄沒时间从头解释这个问題,只好捡关键总结,“小鬼子队伍里头,老兵特别多,个个经验都非常丰富,你一开枪,他们就三四个人合力打你一个……”

    “那你们不会三四个打…”沒等张松龄把话说完整,老九快速打断,抢了一半儿,又意识到了问題所在,吐了下舌头,自己补充,“那得平时就配合得非常熟练才行,估计你们平时也都跟张小六子的兵一样,连枪都很少正经摸,不,不是,我不是说你本人,我是说,我是说,咱们中国的军队,大多数都很烂,反正,反正我见到过的,一个比一个烂。”

    后半句话,让张松龄很是无语,但他又很难反驳对方,毕竟以他的亲眼所见,如今中国军队里,象特务团这样肯认真训练,认真打仗的,实在非常稀缺,而这些训练最刻苦,打仗最拼命的队伍,却又总被长官们第一个送上前线,以各种奇妙的理由消耗在鬼子的优势炮火中。

    第十七师,杨虎城教导团,还有从几千里之外赶來勇赴国难的川军弟兄……,中国军队当中其实真的不缺敢于赴死者,但他们的性命,却总被白白地牺牲,当这些最勇敢的弟兄都被当作消耗品用光之后,上头再想出什么一战扭转乾坤的妙计,也无法顺利执行了,于是,日本鬼子就高歌猛进,从北平打到南京,从南京再打到武汉……

    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具体在哪里,张松龄脱离队伍这半年多來,其实一直在想,在努力地想,只是,他却想不出,或者说,潜意识里努力在逃避一个答案。

    如果脑瓜仁坏了,四肢再健康也是白搭,抱着水连珠沉沉睡去之前,他依稀听见有声音在自己耳边说道。

    注1:歪把子的射速为一分钟一百五十发子弹,而弹斗为六个弹夹,总计三十发容量,有经验的射手会点射攻击视野里的目标,沒经验的射手,十几秒内,就会把子弹搂光。

    注2:水连珠,俄制莫辛?纳甘1891/30式步枪,十月革命后随着白俄溃兵大批量流入中国,冯玉祥和孙中山也都从苏联得到数万支,精确射程在七百米左右,不及三八大盖儿,但杀伤力超过后者,可一次压入五发子弹,然后单发射击。

    注3:奶豆腐,即干奶酪,内蒙古特产,干透的奶酪硬度接近于砖头。

    酒徒注:如果对仙侠有兴趣的话,不妨去看一眼《炼仙劫》,非常有好书潜质,/book/407972ht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