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够克服,他们能够团结起来,爆发出来巨大的力量,大清国的建立,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正是因为成功的次数太多了,他们几乎难以接受失败,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巨大的痛苦,都会在满人之中产生难以愈合的伤痕。
何况江宁营给大清国造成的伤害太多了。
其实皇太极不是没有机会,若是他分析准确,应该知道在短时间之内,大晋朝廷是不会在辽东展开进攻的,这是因为黑死病消耗了大晋朝廷大量的白银,朝廷府库的银子明显不足了,打战若是没有足够的银子支撑,那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这个时候大晋朝廷的皇帝苏天成,满脑子想到的都是挣钱,都是让府库充盈起来的。
退一步说,女真族是非常骁勇的,就算是失去了辽东,同样可以回到白山黑水之中去拼搏,去继续集聚力量,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吗,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充分说明了女真族的骁勇,可能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苏天成想到的就是全歼后金鞑子,彻底消灭后金鞑子的军事力量,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有雄厚的财力支撑。
可惜皇太极分析不到这样的局面,他做出来的选择,是最为不明智的,也就是将所有的主力,都集中在沈阳和辽东,誓死要保卫沈阳,誓死捍卫大清国的尊严,殊不知命都保不住了,还能够保住什么尊严。
崇政殿,诸多的满人权贵聚集在这里,庄妃回来之后,将苏天成所有的话语,都带回来了,苏天成的这些话语,被当做了最大的侮辱,激起了满人权贵的怒火,就算是江宁营无比的骁勇,满八旗的尊严也是不能够被亵渎的。
群情激愤之中,睿亲王多尔衮显得很是冷静。
这次进入到关内,直接与江宁营交手之后,多尔衮多了很多的冷静和分析,从内心里面的感悟来看,多尔衮认为大清国尚且不具备与大晋朝廷决战的能力。
这种改变是从血的教训之中得来的,是从苏天成的博大胸怀之中得到的,可惜多尔衮的这些感悟,不能够在崇政殿里面说出来,因为以前他就是最为强硬的主战派,突然的改变主张和看法,难免遭遇到讥讽,个人的声望会大大的降低。
但诸多满人权贵,令多尔衮着急,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在辽东发动决战,必败无疑,带来的后果,很有可能是大清国一蹶不振,甚至是直接走向毁灭。
皇太极当然注意到了多尔衮的表现,除开多尔衮,济尔哈朗的情绪也稍显平静,这两人的态度不坚决,令皇太极难以下定决心。
皇太极豪格的态度是很坚决的,认为机会难得,若是能够占据辽东大半的土地,甚至拿下大凌河城,就能够很好的拱卫沈阳,否则来日江宁营从大凌河黑山等地发动进攻,凭着义州、广宁和西平堡的地形,是难以防御的,辽河以南同样要失去。
绝大部分的满人权贵,都是支持豪格的意见的。
但皇太极没有立即拍板。
众人散去之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留下来了,皇太极没有要求豪格留在崇政殿,他清楚豪格与多尔衮之间的恩怨,这个时候,豪格若是留在这里,多尔衮照样不会开口的。
稍微的沉默之后,多尔衮主动开口了。
“皇上,臣弟认为,如今进攻辽东,不是很合适,若是强行进攻,恐怕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请皇上深思。”
多尔衮没有说理由,其实他也不好说理由,若是直接说明了苏天成的博大和睿智,说江宁营的无敌,无疑是贬低自身了。
多尔衮说完之后,济尔哈朗也开口了。
“臣同意睿亲王的见解,是否稍等,看看中原的局势究竟如何。。。”
皇太极突然感觉到了焦虑,倒不是主要考虑是不是在辽东展开进攻的事宜,他想到的更加深远,多尔衮与豪格的意见完全相左,在豪格那样慷慨陈词的时候,多尔衮都没有开口表态,这在皇太极的预料之中,但济尔哈朗突然转而支持多尔衮的看法,而且是在多尔衮未能够说明清楚理由的情况之下,若是这样的局面长期维持下去,一旦自己升天了,大清国将拥有什么样的局面。
皇太极不敢想象,这个时候,他真切感受到了,大清国内部并非是那么的稳定,自己当年遇见的问题,今后恐怕会长时间的存在的,这是大清国面临的最大危险。(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