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名朝鲜主帅和将领鞭打快马,亡命地逃回了汉城。
那名清军参领也鞭打快马,亡命地逃回了汉城。
接着一百多清军残兵鞭打快马,又亡命地逃回了汉城。
然后……然后汉城的城门就紧闭了,死活也不肯开。由此可见,那些溃逃的朝鲜士兵真的是有先见之明,他们就算是逃到了汉城,也进不了城。还不如到乡下去躲猫猫呢。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次清军和朝鲜军是七千多兵马出去,回来的却还不到二百人。可更令人吐血的是,经过了这么一战,朝鲜国王以及大臣们还是不知道,敌军到底是哪里的军队。
应该说,那名清军参领和某些清兵是心知肚明的,来的就是新建立的那个大平朝的军队。可是让那位清军参领又能怎么说?难道自爆己丑?
要知道,朝鲜对中原王朝的恐惧和敬畏是深入骨髓的,甚至在当年丰臣秀吉大军侵入朝鲜以后,朝鲜国王愿意把整个朝鲜并入大明朝的疆土,接受大明朝的保护。所以后来的朝鲜索性就走上了极端,他们根本不发展自己的军备,反正有大明朝为他们打仗嘛!
而满清为了维持在朝鲜的统治,不仅两次出征朝鲜,还在朝鲜大肆宣传中原王朝的无能和大清国的军力强盛。所以每当对明作战取得胜利,满清都对朝鲜大肆宣传。当然,这宣传的水分也相当足,两军的战损比更被宣传出了个夸张的数据。
可是在这次惨败以后,难道这清军参领说:来的就是中原新建立的大平朝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不比清军差?就算是那位清军参领有受虐倾向,那也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啊!
于是那清军参领就模糊敌军、岔开话题、推卸责任,只逼着朝鲜国王诛杀那名统帅朝鲜军的文官,要把战败的责任推到了朝鲜人身上去。
不过朝鲜君臣也没识破那清军参领的小伎俩,或者说。识破了也不说穿。既然太上皇发话了,那就送一个臣子的脑袋让他高兴高兴。可就在此时,朝鲜君臣终于知道,来的是何人的军队了。
这次黄定向汉城进发。并没有留手,他把首批到达的水师陆战队一个团,二千四百多人马,全部带了出来。
既然已经决定去汉城,就没必要在仁川留有部队。留上一、二百人也没用,根本挡不住朝鲜可能出现的大军。但是如果把这个团全部留在仁川,那也是等着朝鲜的大部队来围攻,还不如虚张声势,攻到汉城城下,吓得朝鲜人探不清大平军的虚实呢。
至于第二批冈萨雷斯的主力?反正仁川港又没什么炮台防御。完全挡不住水师陆战队强行登陆。就是真的来了一支朝鲜部队来阻挡,朝鲜的海岸线这么长,不会随便另找个港口登陆吗?所以黄定也就只考虑自己的部队获取战果了。
说实话,在战前,水师陆战队其实没想过要去攻打汉城。加上冈萨雷斯的人马。水师陆战队首批登陆的也只有七千人,他们还要尽快地北上至鸭绿江边,给予满清侧翼以压力,所以不会在朝鲜国的首都多加纠缠。
可是让黄定大跌眼镜的是,朝鲜的部队是如此脓包。根本还没交战,比自己人数多了二、三倍的朝鲜部队就会全军溃败。那么黄定肯定要趁火打劫,那就一口气追杀到汉城脚下吧!
既然已经追到汉城。那就要耀武扬威一番了。什么驰马绕城,什么骂阵,反正怎么恶心怎么来。可这一恶心,就让城墙上的朝鲜官员听出了蹊跷。来的这队敌军,说的可是明明白白的汉语啊!
当这消息一传到朝鲜国王和几位辅政大臣耳中时,他们的想法立刻就多了起来。什么汉人海盗、天朝派兵等。反正是猜测很多。不过再怎么猜,总不会得到真实的答案,于是在一番密议以后,他们准备瞒着城中的清军,私底下派使者出城。去打探一二。
当天傍晚,一名胆大的朝鲜官员从吊篮中坠城而下,来到大平军的营中。而黄定也接见了那位使者。之后,黄定就向那位使者宣称:这是中央帝国对朝鲜国的征伐,而黄定的部队只是先锋,随后的几万大军也正在来朝鲜的途中。
这意外的消息一下子把那位使者搞蒙了,他连忙询问天朝前来征伐的原因。
于是黄定说了一番朝鲜国背信弃义的理由,并重点指出:朝鲜使者竟然在大平朝的开国大典上不参拜,此乃朝鲜小国对大平朝皇帝的蔑视,大平朝必将朝鲜小国灭亡云云。
这个理由一说,立刻让那使者是目瞪口呆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信息不畅所引起的。
因为冬季海路不通,陆路又掌握在满清的手中。所以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