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心急如焚是可以理解的,丢了立身的地盘,如今又寄人篱下与宵小争斗,以他大公子的脾气能忍到现在已经难能可贵了。
“明日启程往潼关去,别让张汉卿等的太久了。”吴孝良对河南的视察已经完毕,没必要再多耽搁下去,眼下时间无比宝贵,一刻都浪费不起。
李又廷本想护着吴孝良一路往陕西去,但是吴孝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让他留了下来。
“景聪就不必去西安了,洛阳遭日寇突袭,人心未稳,河南需要你留下来坐镇,尤其是陇海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出了问题,整个西进的战略都要受阻。”
“日军既然能偷袭洛阳城,就完全有能力在陇海沿线各处发动袭击,扰断我交通线,这是决不允许发生的,景聪啊你肩上的担子可重的很。”
吴孝良一番话语重心长,却让李又廷倍感压力,本来洛阳出事他就已经脸上无光,吴孝良并没有追究此事的责任,如今又殷殷嘱托,岂能还无动于衷?当即表态,一定要护住陇海线在河南地段的安全。
吴孝良略一沉思道:“如此,还是成立一支专门的护路军的好,分段监管,统一调动,就归你警备司令部指挥。”
李又廷一一应下,又汇报了一些河南当地的问题,这才起身告退离去。
次日一早,吴孝良随行数百人乘坐专列前往潼关,一路上遍地哀鸿,寒风瑟瑟,满眼萧瑟,看的人唏嘘不已。吴孝良收回了目光,这一派乱世景象已经见怪不怪,历史上大灾大难,河南都是首当其冲,最终倒霉的都是老百姓。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民国以来河南不是大旱就是大涝,有天灾也有,只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这纷纷战乱,百姓们何时才能安居乐业?
如此简单的愿望,居然可望而不可及。吴孝良早就不是刚刚来到民国的那个吴孝良了,对一切都充满了热切的期望,恨不得大展拳脚,建立一个富足强大,让世界列强都忍不住侧目的泱泱大中华。但现实却是血淋淋的,十多年过去了,不但最初的愿望没有实现,中华民族仍旧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战争的深渊。
据可靠情报,日军国内已经开始大举征兵,陆军由二十几个常备师团急速扩张了三倍有余,扩充了这么多师团要干啥,用脚指头都能想的清楚。日军的全面侵华已经不可避免,所以他要为屡胜二线屡败,沿黄河的山东河南防线,拼上老命也应该能守得住,可上海呢?南京呢?日军只要发动第二次淞沪大战,一路进攻南京,他的部队肯定无法抽身赶赴救援。
那么以蒋中正的脾性,必然以保全嫡系为先,如此一来南京的失守也就会成为必然。而一旦南京失守,山东河南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绝境,败退只是迟早。
别看蒋中正现在对全国和解大会睁眼闭眼并不热心,等到了他成为日军靶子的时候,恐怕又该积极主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