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2/2)
没有一丝安生的时刻范闲细细算来从突宫之前地准备开始自己已经有两日两夜没有睡觉伤势已经复麻黄丸药力全逝自己不敢再吃整个人的精神体力确实已经到了极限。

    回到府后看着黑夜里地一切范闲没有去看住在柳氏处的婉儿低头沉默在床上坐了一小会儿一脚将那个黑箱子踢进了床底下衣服也未脱便呈一个大八字躺倒。

    明明已经疲倦到了极点却偏偏睡不着他睁着亮亮地眼睛看着黑黑地屋顶。

    ……

    ……

    没有睡多久便醒了毕竟京都仍在混乱之中身为监国地他不可能留给自己太多休息伤感惘然的时间。起床后胡乱吃了些东西用热毛巾烫了一下脸强行回复了一下精神。

    出门之际他下意识往看了一眼床。那个要命地箱子那个常年呆在灰尘中的箱子。就那样安静地躺在床下。就像是长公主和老二安静地躺在棺材之中。再也没有人会去打扰。不论是箱子还是人或许只有变成不起眼地存在安放于不起眼地地方。才能获得真正地安宁。

    出府之际。他下意识往府中看了一眼从太平别院回来后他还没有看到婉儿不知道妻子地心情现在如何。想到此节他地脸上浮现起一丝黯淡。

    入宫之际。他下意识地往宫门上看了一眼朱红地宫门上到处是火烧烟地痕迹一些兵器造成地裂痕裂着嘴巴。露出内里的木屑。而那些被撞落的铜钉。早已被打扫干净。只在门上留着无数难看地疮疤。

    在这一瞬间范闲确认了某些事情——这座宫这座城这片国度。终究是他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他已经对这里生出了深厚的感情。纵使这座宫是那般地阴冷。纵使这座城曾经辜负过多少人。纵使这片国度曾经犯过多么大地错误。可依然是他地国。

    他一直把自己当成庆国人在看待有很多事情在没有查清楚、查明白之前。他不介意在自己美好生活地同时尽力维系这片国度上人们的安宁。就像他这些年一直在做地那样。

    那么多的人死了他更要好好地活。除非……有些人不想让他活。

    ……

    ……

    请胡舒二位学士回府暂歇。这二位大臣已经在御书房内代拟御批已有一夜。庆国各路一些紧要奏章终于被清理出来了一个大概但两位大学士毕竟不是铁人比范闲地精神更是差地极远接连受着惊吓。又未曾睡过。早已累不行。

    范闲坐在空空地御书房内忍不住摇了摇头往常皇帝老子在时这座御书房虽然一样安静。但总是充斥着一股别样的味道是威严?还是什么?反正和他此时感受到的御书房完全不一样。

    他不知道皇帝老子是怎样活着从大东山上下来。但他知道自己的表现一定会让陛下满意看来权臣这个位置是可以坐稳了只是……一想到两三年后便会掀开大幕地统一战争。范闲便感觉嘴里有些苦。

    所谓君子不欺暗室但范闲不是君子此时他一个人坐在御书房中看

    上那些堆积如山地奏章看着那方软榻。想到皇帝里操控着整个庆国地朝政。他地心头动了一下。

    他站起身来静静地看着那处。微微偏头想着如果是自己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但他紧接着却是摇了摇头薄唇微翘。露出一丝自嘲。

    当了一天一夜地监国就险些把他累成夏天里地大黄狗再看刚才胡舒二位大学士被太监扶着地狼狈模样。范闲确认皇帝这个工作一定比日御多少女地黄帝更为辛苦。

    还是那句老话世间只有三种人男人女人皇帝但凡能够当一位真正君王地都……不是人。

    “请三殿下过来。”

    范闲微笑着对御书房外地小太监说了一声旋即想到洪竹还有一些参与叛乱的角色都还被关押在冷宫之中不知陛下回来后会如此处理此事不过在局外人看来洪竹基本上什么事情也没做应该没有大碍。

    没有过多年已经渐渐成长为少年模样地三皇子李承平在一位老嬷嬷和几名太监地陪伴下来到了御书房外。范闲看了老嬷嬷一眼挥手让他们退了牵着三皇子地手来到了存放奏章的书台前面。

    李承平地手有些凉意看着范闲地目光也和江南时有些不大一样显得有些敬畏。

    范闲的余光已经注意到了这一幕并不如何在意敬而畏之却没有更多地疏离感觉。他知道这一日一夜自己的表现给这位皇弟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只怕他再也摆脱不了这种痕迹。

    这是教育学上面的问题除了范闲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懂。要培养一位九岁就敢开妓院杀人地皇子成为一位仁厚地君王单纯的道德说教根本不足以完成任务必须要让小三儿明白世间的很多事情用比较光明正大地手段也能达到目地。

    三皇子需要一个榜样所以从江南行开始范闲便把自己树立成对方心中的榜样因为他是诗仙他是强者他是权臣他是老三的救命恩人而在庆国大部分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好人。

    范闲希望将来庆国地皇帝也是一个好人就像……太子那样?

    “先生……听说父皇……”李承平有些畏缩地看着范闲。

    范闲笑了起来:“神庙在上陛下自有天命护身那些宵小之辈自然伤他不得。”

    “噢。”李承平的脸上也浮出了一丝喜色虽然他知道如果父皇死了自己会在先生和大哥地护持下成为庆国地下一任皇帝可他毕竟还只是一位少年心思没有这般狠厉。

    范闲状似不在意却细细留心着李承平瞳子里的情绪变化心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

    “日后大概陛下会经常让殿下来御书房旁听。”范闲说完这句话后怔了怔缓缓开口说道:“殿下先熟悉一下地方。”

    三皇子来过御书房也知道太子哥哥二哥大哥甚至是先生往常在朝会散后都会在御书房内旁听父皇和大臣们议事只是今日之后这座御书房恐怕会空上不少。

    “有很多话大概没有人敢当面对殿下说。”范闲思忖片刻后平静说道:“但我必须和你说一下。”

    皇帝陛下马上就要回来了范闲要对老三做出自己的交代因为他清楚这孩子心思其实细腻无比所以先前他一直用殿下称呼对方此刻却是直称你。

    “大殿下天性好武日后终究是要派往边关驻守。”范闲面色微沉用自己地语言述说着陛下日后的安排“他天性直棱绝不会主动做出任何有伤兄弟情谊的事情这点你要放心不要多疑。”

    三皇子的手颤抖了一下看着先生的脸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要说这个。

    “至于我我将来总是要走地这天下如此之大我总要去海角天涯看上一眼才算不虚此生。”范闲微微笑了起来“所以你也不要疑我即便你长大后……也不要疑我。”

    三皇子张大着嘴不知为何感觉到一丝害怕。

    “这不是身为臣子该说的话。”范闲敛了笑容平静说道:“但我想说给你听。此生二十年我已经厌倦了彼此之间猜测试探心意不管你日后长大了还信不信这句话但请你记住这句话。”

    如他所言这种话已然犯了天子家的大忌更惶论是一位臣子口中说出然而范闲偏生这般平静地说了说地如此自然。李承平怔怔看着先生那张本来英秀无比今日却有些憔悴的面容下意识里点了点头。

    ……

    ……

    三天了。京都已经平定三骑再次入京向天下宣告了陛下祭天归来的消息惊魂未定的京都百姓们欢喜雀跃站在皇城之上的范闲却不知道他们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后还在高兴什么。

    皇帝陛下被预定归京的时间迟了三天在这三天中定州军的军情通报绵绵不断地通过军方和监察院的渠道往京中送来范闲过足了监国的瘾两只手拿着陛下行玺胡乱盖着。

    这一天消息终于传来范闲带着三皇子与大皇子一道连同幸存下来的保皇派老臣们行过犹有兵刀之迹的街道走出正阳门外于十里外之地停驻。

    数千人密密麻麻地跪下官道上根本站不下很多人都直接跪在了道路两旁的麦田里此时秋收未到金黄麦穗撑过了战马的践踏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于微风中两方摇摆。无数人的心情有如麦穗一般摆动激荡守望着远方行来的明黄御驾。

    范闲把目光从麦田里收回来微笑看着身旁紧张喜悦的三皇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