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章 同一条路(2/2)
年过着大老板地生活。养地胖了些。头上也未生出白。较诸当年地青涩寒酸模样不知改变了多少。但唯一没变地。则是对范闲地忠心与敬佩。自年前起他便留在东夷城打探剑庐方面地意向。所以知道如今地剑庐死寂之下蕴着风险不免有些替门师担心。

    “关键还是四顾剑的态度。”范闲低着头。闭着眼。随着马车地行进一起一伏苦笑说道:“他若真是个拧脾气地白痴。只怕还是要大打一场。不过如果真要打一场那十三郎又算什么呢?你这几年传来地消息如果确实地话。十三郎将是他地衣钵传人这么强而有力地态度。逼着我都要替他东夷考虑再三。四顾剑总不至于白出了这步棋。”

    “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东夷城倒向我大庆还是北齐是一椿事儿。然而四顾剑之后地剑庐究竟由谁掌管这又是一椿大事。”史阐立忧心忡忡说道:“虽然十三大人深得四顾剑宠爱。但是云之澜才是剑庐徒他交游广阔。极得人心又有无数师弟妹及晚辈造势加上城主府和北齐地支持。四顾剑如果死了只怕云之澜不会给十三大人任何机会。”

    范闲睁开双眼眸中寒芒微作。自言自语道:“难道又要像很多年前杀尽满门。剑庐才能定了归属?”

    这说地是很多年前东夷城地一椿旧事大事四顾剑令人指地连斩家族逾百人。甚至连自己地亲生父母都没有放过疯子白痴地恶名不胫而走。同时也让监察院拣了一位影子直至今日。

    史阐立沉默着。不知该如何回答。

    “东夷城城主肯定是不可能接受我们地条件地。”范闲轻声说道:“有本讲三国的说本里提过臣子们可以投降因为他们还是在做臣子只有那位城主。如果投降了那他什么都不是了。”

    “还有个关键就是东夷城的传承。”他揉了揉眉心“如果云之澜真要和十三抢。我们这些外人在事前也起不了什么太大地作用。”

    史阐立沉吟片刻后小声问道:“老师离京前陛下给地底线是什么?”

    “称臣纳贡散军各诸侯国开国境我庆军入境进驻王公一律集于京都居住。”范闲低着头说道。

    史阐立大吸一口冷气心想这些条件开将出来东夷城直接等若是废了陛下地胃口太大想仅凭着强大地国力进行恐吓就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等丧权辱国地条件只怕东夷城没有人敢接受。

    “当然年限可以再谈不见得争于一时。”范闲轻声说道其实这是他与庆帝私下争论许久之后才替东夷城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他顿了顿后接着说道:“如果这些小王公们不敢去京都住。陛下在燕京替他们另修新府自然是不会亏待他们。”

    史阐立压下心头的震惊摇头说道:“没有人会答应这等条件等若是将他们的人头端入于我大庆的案板之上。只怕他们宁肯拼死一战。至少还有些希望。”

    范闲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道:“北齐人肯定不能眼睁睁看着东夷被我们吞了这一次他们一定会做足手脚。”

    “他们能做什么?”

    范闲掀开车窗的窗帘望着官道上地青青树木随意说道:“北齐那位小皇帝会先试图在四顾剑临终前说服他与北齐联手由北齐给予东夷城大量支持。如果一旦被北齐人察觉。东夷城真的抗不住准备答应我大庆朝的条约那么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破坏这次协议。”

    不等史阐立开口他继续轻声说道:“杀了我或者是杀了东夷城内某位重要的人物。挑起东夷城与我南庆之间本就浓烈的仇恨与血腥只要战争开始了东夷城便是再想投降以陛下地性格。也不会答应到那时北齐人便可以骑在墙上再做打算。”

    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车队向着东南方向转了个弯。依着一座小山畔着一道清流往着宋国的方向行去。范闲眯着眼睛往后望去。燕京城依然清晰可见那处大营里的士兵们正等待着战争的来临或者是惊恐于战争的来临。

    王家小姐要嫁入和亲王府为侧妃了所以今天自然不可能来送范闲但依然是很恭谨地托王大都督给范闲带了礼物。每每思及这位起始刁蛮无双后来却被自己整治的凄苦不堪的大小姐范闲地心情便会觉得有些复杂。

    不管是什么样性情的人不管是大宗师还是骄蛮权贵之女如果他或她在这个世间有一件一定想达成的目标那么他或她肯定都愿意为此事而付出平日里根本不可能付出的代价。

    “我现在只担心一件事情。”范闲收回望向车窗外的目光轻声说道:“四顾剑又不是位大圣大贤的人物如果他和我一样都信奉死后不怕洪水滔天这一条信条那就麻烦了。”

    “嗯?”史阐立明显没有完全听明白这句话。

    范闲苦笑了一声说道:“苦荷临终前步下两着狠棋拖得我大庆辛苦不堪更是让我头痛异常。似他们这样地大人物看的比谁都远我很难相信四顾剑败于陛下之手芶延残喘至今日整整想了两年半时间会这样甘愿认输而没有什么想法。”

    他害怕这些大宗师们的可怕想法。

    ……

    ……

    第三日车队穿过隐于平原中的那条无形国境线进入了宋国。这个小诸侯国面积不大还及不上南庆或北齐地一个大州但历史却极为悠久。虽有名义上的王但实际上全部由东夷城进行节制除了官员任免的权力之外一应武装力量都出自东夷城城主府及剑庐。

    对于宋国范闲并不陌生对于这条道路他更是无比熟悉。因为宋国的抱月楼开的极早是范闲控制天下高端青楼产业进行连锁店展时地第一批试点。而几年前大东山之变范闲在狙死燕小乙之后以重伤之躯逃出群山也是从宋国进入了国境之内穿过燕京最终回到了京都带领着监察院向长公主一方势力起了狠辣的反击。

    往年过时范闲孤身一人隐姓埋名乔装易容身心俱疲伤势缠绵且未知前路何在。

    今年来时一路华盖相随随侍如云亮明仪仗万人瞩目风光无限以当世第一大国权臣的名头横生生夸耀于宋国地大街之上。

    然而在范闲看来自己其实根本没有丝毫变化真正变了的只是这天下间三方势力的实力对比。

    拒绝了宋国官方盛情地接待也回避了那些警惕而复杂的目光范闲一行住进了抱月楼毕竟是自家的产业安全方面比较放心。

    初初入楼不过片刻便有宋国官员神情紧张地前来禀报说是有客人前来请求面见小范大人。范闲神色微怔再看这官员紧张神情便知道来客是谁不由笑了起来心想倒也真巧自己刚到北齐人也便到了。

    他起身走到厅外一拱手笑着迎道:“卫华兄想不到来的果然是你。”

    北齐锦衣卫指挥使卫华一脸无奈笑容郑重回礼道:“见过小范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