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贿一案从被人告到案纸从刑部递入大理寺拢共只花了十几天的时间这种办事的效率放在庆国的历史上也足够令人惊叹。不知道内情的人只怕还以为陛下清理吏治的旨意忽然在庆国十年变成了真刀真枪。
而真正的官场中人看着这一幕大戏其实都不免有些唏嘘和寒冷因为他们都知道杨万里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位当年在大河长堤上熬了整整两年的能吏干吏清吏。
杨万里是范门四子之一当年小范大人私下筹的银子像流水一样经过河运总督衙门的手输入大堤全部经的是他的手若他真要贪银子怎么也不可能是罪状上所说的几千两雪花银……放着肥肉不吃却要去吃工部衙门里的那些贿赂?
更何况所有官员都清楚范门御下极严待下极宽且不提监察院那数倍于朝廷官员的俸禄便说在庆国各处任职的那三位大人其实年年都受着范府的供养区区几千两银子。并不是什么难事谁都知道范府是天下屈一指地财神爷杨万里他怎么可能贪贿?
但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些所以官员更清楚杨万里受审只不过是宫里的意思。在门下中书贺大学士的一手安排下审案的程序进行的极快。今天大理寺便要宣判了。据一些内幕消息如果不是胡大学士着实怜惜杨万里有才无辜硬生生插了一手只怕杨大人下场会更惨一些。
范闲一个人站在大理寺衙门前。孤伶伶地。等待着里面判决的结果大理寺衙堂外地衙役们早已经认出了他的身份吓地不轻早已经传消息给里面的大人知晓他们却只好战战兢兢地拦在了范闲的身前。
好在范闲并没有飙他只是沉默地等着杨万里出来。离大理寺最近的衙门便是监察院一处那些一处地小兔崽子们现院长在这里都忍不住站出了衙门口强抑着兴奋地看着这一幕。
一处是范闲地老窝。当年的整风着实整出了一批忠心耿耿的下属不然当日大闹法场也不会还有一大批一处的官员护送着他出城。如今虽然沐铁早已经被踢出了监察院可是这些官员依然把范闲当做院长而根本不肯接受那个叫言冰云的人物。只是庆律院例森严。这些官员也只有远远地看着孤伶伶的范闲以做精神上的支持。
范闲没有回头去看那些小子。依然看着大理寺的衙门脸上却泛着一丝安慰的笑容。
衙内一阵威武声响起没有过多久前监察院官办讼师京都富嘴宋世仁从大理寺衙门里沉默地走了出来脸上没有什么喜色反有些阴鹜。
打从范闲被夺了监察院院长一职宋世仁这个编外人员也不想再在监察院里呆了而是很直接地找到了范闲。范闲没有想到这个富嘴竟然也有如此知恩图报地一面略感吃惊之余自然将他安置了下来恰逢朝廷开始清理范系人马为了天朝颜面自然不能搞特务的手段……一切要尊重庆律所以范闲便将他派了出来至少要替自己的这些下属们谋求一个相对公平的结局。
看着宋世仁的神情范闲地眼睛微眯说道:“我现如今不能进衙门所以才拜托你……案宗咱们都看过没道理打不赢。”
“明知道是朝廷安排地证人证据可是谁也没办法。”宋世仁叹了口气看着范闲说道:“当年大人在江南整治明家不也用的这个法子?”
范闲地心头微颤声音压成一道寒线厉声说道:“我也没指望替万里脱罪只是我所说的打赢至少是……我这时候得看到他人!”
“囚三年。”宋世仁垂头丧气说道如今替小范大人办事便等若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廷这官司怎么打也是输。
“哪里有囚这个说法?”范闲微怒斥道:“三千两银子顶多是流三千里庆律里上说的清清楚楚退赃还银能议罪你这官司怎么打的?”
宋世仁欲言又止苦笑说道:“庆律自然是这般写的本来退赃罚银议罪昨儿已经说好了可是今天贺大学士来看审却把这条给抹了也改流为囚。”
“贺宗纬?”范闲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怒反笑了起来沉默半后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敛了表情平静说道:“你再进去把这银票交给大理寺卿问问他他的庆律究竟是怎么学的?是不是要我亲自站出来和他打这个官司。”
宋世仁接过银票看着上面的三万两的数量一怔沉默片刻后一咬牙一跺脚又往衙堂上面走去他知道今儿范闲弄这一出实在是被朝廷逼的没有办法为了杨万里的死活范闲只好站出来卖一卖这张并不老的脸只看大理寺的官员们究竟会怎么想了。
不知道宋世仁进去之后说了些什么没有过多久一位官员轻轻咳了两声走到了石阶下在范闲的耳边说了两句。范闲也没应答只是摇了摇头那名官员一脸无奈又走了回去。
终于。宋世仁扶着杨万里从大理寺衙门里走了出来。范闲眼睛一眯便看出来杨万里在牢里受了刑心里涌起一道阴火却是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了下去喊了几个下人将杨万里抬上了马车。
杨万里与他擦身而过。这一对年龄极为相近的师生二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杨万里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不甘。一丝悲愤。
范闲感到有些冷他知道杨万里在悲愤什么一个一心只想做些事情地官员却因为朝廷里。皇宫里的这些破事儿。却要承受根本就没有的冤屈丢官不说受刑不说关键是名声被污身为士子谁能承担?
便在范闲准备离开的时候门下中书大学士贺宗纬在几名官员的陪伴下缓缓从大理寺衙门里走了出来。贺宗纬看着范闲沉默片刻后说道:“范公子好雅致。”
范闲根本看都懒得看此人一眼。这个态度却是把贺宗纬身边的几位官员弄地有些愤怒眼下京都的局势早已不是当年贺宗纬正是当红范闲却早已是一介白身当着官员问话却不答。不合规矩。
贺宗纬却没有任何情绪上地反应。问道:“本官很好奇你先前究竟和那位大人说了些什么。大理寺正卿会忽然改了主意。”
这真的是贺大学士非常好奇的一点他常入宫中当然知道陛下和这位小范大人之间再也难以弥补双方间的裂痕所以如今他看着范闲并不像当年那般忌惮。今日奉旨前来听审他在暗中做了手脚务必要让杨万里这个范门四子之一再无翻身地余地但没有料到本来一切如意最后却忽然变了模样。
明明眼睛这个年轻人已经不复圣眷而且全无官职在身为什么大理寺里地官员们竟是被他一句话就骇了回来?贺宗纬苦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范闲身上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竟让这些官员连陛下的暗示都不听了。
范闲回过头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我对那位大人说不要逼我飙。”
“你想逼我爽吗?”范闲眯着眼睛看着贺宗纬那张微黑的脸忽然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当街痛捧朝廷命官你又能拿我怎么样?”
此言一出贺宗纬身边的那几位官员终于想清楚了范闲的厉害并不仅仅在于官职和权力唬的往后躲了一步但贺宗纬却依然平静地站在范闲的身前叹了口气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不免生出了些许遗憾在官位和权力方面自己或许能够压住对方然而在毒辣不讲理地杀伐面前自己却永远不可能像这个人一般如此狂妄。
“苏州知州成佳林被参狎妓侵陵被索回京自辩大概再过些日子又会来大理寺。”贺宗纬温和说道:“看来您这位京都的富贵闲人也不可能真的闲下来。”
范闲眼帘微垂随意说道:“你是陛下的一条狗所以要忙着到处奔忙我可不会。”
打人不打脸偏生早在多年之前范闲就曾经打过贺宗纬的脸今天在衙门口在大街上冷言骂贺宗纬为狗等若又打了一次对方地脸。如今地贺宗纬毕竟不是当初的小御史身为朝中第一等大臣自有自己地颜面体面要顾忌更何况此时还有这么多人在看着他微黑的面色渐渐变了冷声说道:“身为人臣自然是陛下的一只狗在本官看来您也是陛下的一只狗难道不是?”
贺大学士自以为这句话应对得体既存了自己的体面又将这句话挡了回去还让范闲不好应对却哪里想到范闲听着这句话却笑了起来。
“如果我是狗的话陛下又是什么?”范闲嘲讽看着他冷笑说道转身上了马车。
贺宗纬面色一凝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就像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范闲今天可以影响大理寺一样因为对方再如何被贬可对方……依旧是陛下的骨肉仅此一点这天下万民也无法去比。贺宗纬的心里生起一股强烈的黯然觉得人生总是这般地不公平。
京都里范闲不能闲。十分困难地迎接陛下打来的组合拳时只顾得住抵挡却根本没有反击的任何能力与方法。他与皇帝老子之间真正的战场上却在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戏这些大戏没有观众不录入史册。却真实地上演着因为在这些地方。范闲才能足够的实力对皇帝老子布下地棋子进行最坚决的反击。
西凉路定州城内不知道李弘成和前来接职地宫典之前正在进行着怎样的纠缠。而在南庆通往东夷城的道路上两方的军队正在对峙着。没有任何人肯稍让一步。燕京大营冬练地三千官兵被生生阻挡在了国境线上。一步不敢入这个局势已经僵持了三天。
“陛下有旨让我们入东夷城辅助大殿下平乱结果大殿下直接一道军令挡了回来说有他地一万精兵就够了。”燕京大营主帅王志昆望着帐营里的亲信们冷笑道:“既然那一万精兵在小梁国平乱谁能阻止咱们的兵直入东夷?”
说到这句话时王志昆的怒火终于爆了出来这本来是朝廷方面向东夷城方向的一次试探本来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如果大皇子不挥兵来阻这三千精兵为先锋燕京大营一共准备了两万人准备沿路而进谁知道。这三千精兵竟被挡在了国境线上。一步不能
他指着下方的将领们痛斥道:“一千!一千个人就把你们的胆子吓破了?对方也是我大庆的军士难道他们还真的敢向朝廷派来地军队动手?”
“那可是黑骑。”一个将领颤着声音说道:“陈萍萍死了。小范大人被软禁在京都谁知道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黑骑……会不会真的拔出剑来。”
王志昆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丝却没有再怒骂什么。关于这一次暗中的军事行动名义上是接受地枢密院冬练指领实际上却是他接受了宫里传来地陛下密旨。
正如先前所言这是一次试探这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皇帝陛下对远在东夷城方面地大儿子的试探。
京都大事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燕京城内王志昆方才知道原来那一日小公爷带着黑骑直突京都原来是为了去救陈老院长。这位燕京大帅并不知道陈老院长为什么会忽然被陛下清洗掉他的心里虽然也有些叹息可是身为庆**人他必须遵守陛下的旨意。
京都事变后不久大皇子忽然来加急军报称东夷境内义军此起彼伏战乱频仍自己一时间根本无法脱身回京这便提前堵住了京都召他回京的任何渠道。
王志昆很清楚大皇子是不想回京了……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很明显这位已经成功地控制了一万精锐的大皇子因为京都里的那件事情已经与陛下离了心。
大皇子的态度一出陛下并未愤怒而是很平常地了道旨意往东夷城称要派燕京军方入东夷城助大皇子平乱而且大皇子也如王志昆所料强横地拒绝了燕京大营出兵的要求而且……这两天用来拦燕京军的队伍也确实不是大皇子的人朝廷连借口都找不到了。
“黑骑啊……”王亏昆微微皱了皱眉头想着这支人数虽然不多但战力格外强横的骑兵很自然地想到了京都里的那位闲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