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汤阴县令竟然挂印跑了后,旅顺总兵大人应汤阴广大士绅百姓请求,本着为民做主,还汤阴一个朗朗乾坤的原则,同意暂摄汤阴县事,直到朝廷任命新的汤阴县令为止。
为了不使汤阴县百姓对于外人管县产生疑虑,大勇任原汤阴县差陈三为汤阴县丞,又命旅顺军一小旗为汤阴主薄,将汤阴大小事务交由二人处理,原则上以县丞陈三为主,旅顺主薄为副。当然,重大事情的发布和决定仍然是由旅顺总兵大人亲裁。
大勇以总兵官任县衙的佐贰官并不犯大明律,太祖高皇帝时,为防止地主主官蒙弊民情,定下制度,朝廷定期派遣巡按御史到地方府县巡查。这巡按御史品级不高,多是六七品,也无调动府县主官的权力,但却是可以有调动如县丞、主薄这样的佐贰官权力的,更可以在特殊情况下直接罢免原县衙佐贰官直接委任新的佐贰官。
县丞和主薄都是知县的副手,一为正八品、一为正九品,负责管理一县钱粮、辅兵捕快,换后世说法就是一个主管政府的县长,一个就是管治安的公安局长。
在知县挂印开溜,县丞和主薄老弱“年迈不堪任事”的情况下,大勇以总兵官接手汤阴县事便不算违规,况他可是用户部尚书、提督登莱军务钦差督师侯恂侯部堂的名义委任佐贰官,侯恂的官可是比六七品的巡抚要强大的多,因此便是日后有人弹劾,这程序上面也挑不出错来的,顶多也就是骂他旅顺总兵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而已。至于侯恂大人如何看待大勇拿他的名头狐假虎威却不是大勇所考虑的了。
回回这事,大勇和侯恂之间已经没有挽回余地,何时辽东军荡平了真定的流寇,何时就是他们这临时利益组合分道扬镳的日子。
贴了安民布告,任了佐贰官后,大勇又从军中调了一些军兵充任汤阴县的捕快、巡防,将原有辅兵、弓兵裁撤老迈,加以训练,一方面以汤阴县的名义开仓赈粮,另一方面开始地方治安整肃。
汤阴县虽不是重灾县,比之那些十室九空的府县要稍好一点,但百姓们也是在饥饿生死线上挣扎,人不到最后的绝境是不会背井离乡的,因此在流民司在汤阴的收容工作做得不是太好时,大勇便决定的先发放一些粮食救济这些灾民,使他们能在肚子吃饱的前提下参与对回回暴民的整肃运动。
人嘛,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何谈做其他的事。毕竟,被回回教直接侵害利益,家中死人伤人的汉民并不是整个汤阴境内的汉民,要那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汉民也参与进来,就得给他们好处,至少要让他们有力气去和回回暴徒抗争。
地方治安整肃自然是针对回回教暴民的,土匪马帮是顺带,这一点,新成立的汤阴官府从来不讳言。之所以没有在布告上公开点出回回教这三个字,只不过是大勇怕麻烦,他知道侯恂肯定会将汤阴发生的事情上报朝廷,就是他不上报,用不了多久,南阳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