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在一个城市成功的经验,很容易便下意识的去选择捷径来走,赫继权知道如何才能将工作及时有效的反映给省领导,除了必要的媒体造势,他安排政研室总结了云阳的经验,重点概括的就是“腾笼换鸟”、“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将招商理念贯穿材料始终。江川这一级赫继权现在己经不再需要他们的重点关注了,因为自己还兼职着江川市委常委,现在能决定了自己命运的前程的就是省城的领导。于是材料很快便报送到了省长的案头,省长对于赫继权还是有些印象的,赫继权在省政府工作时,有几次随同当时的于副省长向省长汇报工作,还有多次省政府会议,都见过赫继权,赫继权下到基层工作后,在海城市创造了一些招商工作经验,记得全省县域经济会上,赫继权还做了典型发言,现下他去了云阳,这口岸城市又被他经营的有模有样,特别是这份材料,给全省开了个好头,如何才能做到土地集约化经营,赫继权的作法给出了完美的回答,省长认真看了看那材料,落笔在那材料首页上批示,“云阳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建议省政府研究室去云阳详细调研”
省长的批复件很快由省政府研究室传真给了云阳,一同传真过来的还有一个调研通知,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陈海将率队亲自前来调研,那可是正厅级领导,如果他调研的结果能够再上升到理论层面,必定会在省内推广,赫继权特别重视此次省政府的调研之行,没有安排其他的市领导,他自己亲自接待调研。安排参观的典型首当其冲的便是小微企业园,安排了不同类别的企业接受采访,现在的小微企业园里都是现代化标准场房,而腾出的地域内也是塔吊林立,一点都看不到从前的踪迹,好在杨京辉手头存有产业升级转移之前的照片,看到这些照片,再对比眼前的所见,陈海内心感慨云阳好比北方的明珠市,地域虽小却处处透露着国际都市般的大器。他将云阳概括成为云阳启示四篇。认为云阳的做法给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以启示,有普遍的示范和推广作用。临返回省城之时,陈海问赫继权在发展进程中有什么需要省政府研究室向领导反馈的,或是云阳需要省政府做出哪些支持,赫继权便又提出了建立境外园区的想法。以及关于筹建国际物流公司的打算,这些想法让陈海眼前一亮。每一个都是一个大的课题。这赫继权还真不是一般的敢想。当下记录了下来,告诉赫继权回去后一定将基层的所需所想向省长做详细的汇报。
陈海回去后不久,云阳的经验就被省政府信息刊载,直发到全省各地市各县,上面还印了省长的批示,赫继权电话感谢陈海时。陈海通知了赫继权一个消息,那个境外园区的事,省长颇感兴趣,可能近期将赴云阳。顺便过境到临国的友好州进行考察,重点就是关于建立境外园区的事宜,这让赫继权即感意外,又极为欣喜,不曾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本以为省外贸委关于境外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