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春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一章 王僚继位(2/2)
许多重任要交给王兄去办,怎么今日有退却之意?王兄不必疑我也!今日就封王兄为上卿,帮助寡人处理朝政如何?”

    姬光疑心,怕是吴王试探自己,便上前推辞。此时太宰贺熊上前奏道:“公子姬光智识超群,能担此大任,又为王族,可以任之。”又有其它的几个大臣上前附和。见吴王还有些真心,姬光就答应下来,领了上卿之印。

    姬光回到府上,便招来心腹宾客被离。此客善于相人,是吴国知名的相人大腕。姬光请被离坐了,谈论些朝堂之事,二人合计了一番,苦于朝中没个左膀右臂,势单力孤,只能先收揽人才,以壮大自己在朝中的势力。

    “今日吴王任命我为上卿,委以朝政,在下不才,请先生教我,可否有什么应对良策?从明天开始,我保举先生为吴市(都城梅里)的市吏之官,遍访天下豪杰,他日可备我用人之需。”

    被离回言道:“近日我听说楚国徒生巨变,楚国重臣伍氏一门遭人陷害,楚王灭了伍家满门,只是伍员一人逃出楚国,流亡到了我国境内。传说这伍员武艺超群,身材雄壮,胸怀良谋,是济世之才。如公子能得此人相助,他日定能办成大事。”

    姬光也有些心动,问了一些细节,嘱咐被离细细查访,一有消息,就及时报来知晓。

    被离又道:“根据眼下的局势看来,公子还得耐心等待。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先王驾薨之后,吴王僚基本上稳住了朝政,掌握了最高权力,不到万全之时,妄动会惹祸上身的。请公子慎之、慎之!”被离告辞出来,还不忘提醒姬光。

    被离便领了使命,自去安排查访伍员之事。

    且说吴王僚散了朝,回到,拜见了母亲。说起今日朝堂之事,僚母问道:“公子姬光没能继承王位,一直心怀不忿,听说我儿今日授他上卿之职,是何意思呢?”

    王僚答道:“我也是为了一种平衡之术。交给他处理政事,一是可以平他不忿之心。二来兵权握在吾弟掩馀和吾儿庆忌之手,他又能奈我何?!母亲且放开心些,不必过虑。”

    僚母答道:“话是这样说,但还是要多加小心,千万要记住,以后我儿不得授予他兵权,免得生变。”

    王僚领了母命,告辞回了自己的寝宫。

    刚到门口,王姬(吴王正妻)怡喜便率了众侍女接了进去。侍女们上来为吴王卸了朝服,重新换上居家便服。吴王盘坐于榻,看了一会儿书简,问身侧的王姬怡喜:“寡人听说我儿庆忌前日打猎,手格猛虎,此事是真的吗?”

    怡喜微笑道:“大王勇力过人,筋骨如铁,庆忌也有些遗传不是?根据那些侍卫说来,是真事呢,看来虎父无犬子。君王让他掌管禁军,势必万无一失的。”

    吴王哈哈一笑道:“还得磨练磨练,我儿正值年少轻狂,还得多经些历练,方能成大器。我让他掌管禁军是防内,让兄弟掩馀掌管全国兵马以安其外。吾国国土狭小,强邻环视,特别是楚国现为天下强国,地广兵精、城深池固;如吴国再不自强,怕是难以为继。所以爱姬也要用些心思,好好教之,不可有负祖宗家业!”

    怡喜点头称是:“在军中,士兵们都叫他天下第一勇士,我看他武艺已经成器,文才还有不足。明日请君王为他安排一个先生,教导教导他。”王姬怡喜极为钟爱自己这个儿子,今年刚刚十七岁,为了以后的吴国天下,先得把庆忌雕琢成材。

    “寡人明日就下诏封庆忌为太子,把吴国的社稷家业做好安排,以绝他人觊觎之心。任太宰贺熊为太师,助庆忌学文。武虽说能定国,文才能安邦。”王僚自语道。

    怡喜温柔一笑,对于夫君的安排,自是称愿。

    那晚,吴王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白额猛虎扑向自己,自己怎么闪躲却不能动弹。眼看那只猛虎的爪子正要伤到自己时,只听得远处一声弦响,那只猛虎应声倒地。他仔细一看,搭救自己的那人面目模糊,好像儿子庆忌的样子,但也有些像堂兄公子姬光的模样。

    吴王一觉惊醒后,便听见宫外梆子正响到三更。

    附人物关系表:(吴国在诸樊开始,王位有传弟不传子的传统)

    长兄:吴王诸樊(子——长公子姬光)

    ↓传位于:

    大弟:吴王余祭

    ↓传位于:

    二弟:吴王夷昧(子——王僚【自立】、掩馀)

    ↓计划传位于:

    三弟:大夫季札(因为贤者,却不愿受国,逃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