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佑作战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往往大军返回后,众将都争相邀功,蔡佑却不与他人竞,独坐一旁,颇有汉大树将军之风,宇文泰常赞叹不已,对诸将说:“承先口不言勋,孤当代其论叙。”两人相知至此。
此后,他的地位不断升高,从原州刺史一直到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进爵怀宁郡公,并被赐予鲜卑姓大利稽氏,汉人将领被赐鲜卑贵族姓氏,这在当时是非常荣耀的事情,唐朝先祖李虎曾被赐予大野氏,隋朝先祖杨忠也曾被赐予普六茹氏。南梁的江陵刚刚归附时,当地各种势力反叛,宇文泰派蔡佑与大将军豆卢宁征讨,顺利的平息了叛乱。
宇文泰病重期间,蔡佑和宇文护(宇文泰侄儿),贺兰祥(宇文泰外甥)等一同服侍宇文泰,足见宇文泰将他视如己出,特加亲信,丝毫不逊于侄甥。宇文泰死后,蔡佑悲痛欲绝,因气急伤了身体,从此落下了病根,他对宇文泰的感情实在是超出一般父子之上。宇文护受宇文泰托孤,废掉了西魏皇帝,辅佐宇文觉(宇文泰嫡长子)登上天王之位,建立了北周王朝,自己继任大冢宰,位总百揆,控制军国大政,蔡佑和尉迟纲(宇文泰外甥)同掌禁兵,宿卫宫廷,与宇文泰的子侄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北周虽然建立,但宇文护独掌军政大权,跋扈非常,宇文觉渐渐不满宇文护专权,想要除掉他,但宇文觉此时刚刚即位不久,年龄才十五六岁,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力和宇文护抗衡,蔡佑常常哭着劝阻,宇文觉不听,终为宇文护所废。继位的北周明帝宇文毓(宇文泰庶长子)为公子时,与蔡佑特别友善,即位后,对蔡佑恩宠一天天增加,蔡佑常常借病躲避,不愿卷入政治旋涡之中,宇文毓天生聪颖,喜好文学,礼贤下士,爱护子民,废除苛刻的法令,深得人心,地位渐渐巩固,因此遭到了宇文护的嫉妒,最后也被宇文护所毒害。面对朝廷倾轧,君臣之间激烈的权力斗争,蔡佑常思出镇地方,避开京城是非之地,后来如愿镇守原州,这里是他和宇文泰初次相知的地方,不久,旧病复发,蔡佑怀着对宇文泰的无限哀思在原州逝去,时年五十四岁。蔡佑天性节俭,所得赏禄都散与宗族,死时,家里竟无余财。
蔡佑虽然和宇文泰以父子相待,但实际上两人年纪相仿,古代人以尊贵仁义者为父的例子也不鲜见,不过这也证明宇文泰有长者之风,人杰之表,收笼人心的手段高超,因而能得勇士死力,成就一番伟大事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