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两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环
    普俄战场上的变故,引起了弗朗茨的密切关注。尽管不相信普波联邦能够翻盘,但战争这东西还真没人说得准。

    翻开历史书就知道,记录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古今中外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巨鹿之战、潍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萨拉米斯海战、伊苏斯之战、阿金库尔战役、克雷西战役……

    实在是太多了,这些经典战役中胜利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名将”。

    普军虽处于劣势,却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加上毛奇这位天才统帅,还真有获胜的可能。

    弗朗茨的担心没有存在多久,就被自己说服了。原因非常简单:“毛奇只有一个,而伊万诺夫却能够量产。”

    在军队中“蠢才和天才”都是少数,大部分军官都是普通人。只要上面的主帅不乱折腾,让他们按部就班打呆仗,还真没问题。

    毛奇能够出手算计第四军,难道他还能够算计到下面的每一个师、每一个团么?

    连绵上千里的战线,大部分时候都是下面师、团级别的军官指挥的,普军军官素质略高,这高也被俄军的兵力优势给抹掉了。

    主帅只能居中调度指挥大战役,里面的小战役还是要这些普通军官上,决定胜负不仅仅只是指挥,士兵的质量和数量也是关键因素。

    积小胜也可以为大胜,稳扎稳打的时候,考验更多的还是实力。

    俄国人同时发起三大会战,毛奇再厉害也只能兼顾一个战场。那种对前线情况一知半解,躲在后方指挥,就能够取得胜利的都是“神话”。

    没有能掐会算的本事,不了解前线上的真实情况,如何能够精确排兵布阵呢?

    或许有人会说通过“电报”汇报的资料了解前线情况,实际上根本就不现实,很多东西只能亲自去看才能明白。

    军队是由人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参杂着各方利益的电报,实际上已经掩盖了很多东西。

    弗朗茨问道:“阿尔布雷希特,俄国人这是要放弃第四军了?”

    不是弗朗茨看不出来,问题是十几万军队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么说吧,单独一个第四军就可以排进世界陆军前十,全欧洲只要法奥俄普四个国家的常备陆军超过二十万。

    阿尔布雷希特摇了摇头,回答道:“是,也不是!只能说伊万诺夫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从战略上来说,俄军眼下最重要的是发起南线攻势,不给普军留下准备时间。

    如果为了救援第四军,放弃南线攻势,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就到了华沙战场,这恰恰是毛奇最想看到的。”

    停顿了一下,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一点:“陛下,你看这里是华沙,正好处于战场上的中心位置。

    在此之前,俄国人没有准备在这里决战,事先没有在华沙周边囤积物资,一旦俄军主力汇聚,后勤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弗朗茨点了点头,华沙处于战场的中心战略意义重大,普波联邦早就把这里经营成了要塞城市。

    防御完善也就罢了,关键是俄国人的后勤线变长了。北边走波罗的海,南边有奥地利,补给都很容易,唯独华沙地区要走陆地运输。

    平常时期也就罢了,关键是冬天马上就要来了,俄国人再怎么抢运物资,也不可能支撑上百万军队的消耗。

    没办法,第四军被围维斯瓦河已经落入了普军手中,唯一的水上通道指望不上了。

    就算是夺回来都不行,破坏总比建设容易,随便在河道里搞点儿破坏,让船舶无法通行太简单了。

    阿尔布雷希特:“除了战略上的需求外,普军还有可能用第四军做诱饵,引诱周边的俄军过来,进行围点打援。

    伊万诺夫用兵非常谨慎,一贯都喜欢稳扎稳打,这种高风险的仗一直都是他刻意回避的。

    现在看似放弃第四军,实际上他已经开始救援了,只不过是迂回进行的。

    俄军从东、北两个方向出兵进攻华沙,势必会牵制了大量的普军,短时间内毛奇没有更多的兵力用来围歼第四军。

    在维系包围网的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