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薛贵就已在珍珠的家门外踱步。
    珍珠的奶奶起的早,远远看见门外的薛贵,好奇的说:
    “珍珠,这小贵子,早早的就起来了,今天是不是要出村啊?”
    “您老真是个聪明人!猜对了。”
    珍珠朝奶奶竖了竖大拇指。奶奶见珍珠不想说,便不再追问。
    舀了碗粥递给珍珠:
    “俺就知道小贵子和俺家珍珠做的都是正事儿,这俩孩子,难得的好孩子啊,
    只是他早饭有没有吃?把这碗粥给他,叫他进院喝碗粥。”
    珍珠和薛贵一路来到了葛家村,走到葛家村外,已是近正午的时候。
    他们两个人吃了奶奶给放在腰间的干粮,又喝了点水,这才进了村。
    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葛家村铁匠铺,其实这个铁匠铺很有名,问起村里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没用上一刻钟的功夫,他们就来到了铁匠铺门外。
    珍珠说:
    “俺在这等你,等你的好消息。”
    薛贵点了点头,往里边走去。
    隔了没有半个时辰。薛贵从里边走出来,边走还边回头朝里面喊:
    “大伯,俺还会再来的!”
    珍珠疑惑的问:
    “为什么说你还会再来,不叫师傅,还叫人大伯呢?”
    薛贵摇了摇头说:
    “人家说了,这么多年,从来不收徒弟,没有这样的规矩,也不能破这个例。”
    “那你说还来?”
    “俺想以后每隔一段等农忙的时候,俺会来,偷着帮他干农活,慢慢的让他了解俺,也许会改变主意的。”珍珠点了点头:
    “俺没有看错你,你这份诚心,会感动他们的,那现在,俺们也只能先回去吧。”
    两个人说着就要往村外走。
    后面传来一声呼喊:
    “刚才进来的后生,你们站住。”
    从院里出来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高个子男人。
    “大伯,您叫俺吗?”
    珍珠听出了这个人一定是造枪匠,珍珠从薛贵兴奋的声音里,便猜出**分。
    老伯并没有理会薛贵的兴奋,而是朝珍珠说:
    “姑娘,你爹爹是不是薛家村的私塾先生,薛先生啊?”
    “是啊是啊,老伯你认识俺爹?”
    老伯听罢,掏出烟袋来续上烟,慢悠悠的说:
    “薛先生是俺的救命恩人。而且俺儿子也在薛先生那受过教呢。”
    珍珠一听高兴极了:
    “老伯,您看在俺爹的份上,您收下薛贵这个徒弟吧。他是俺们村里有名的好后生......”
    老伯打断珍珠说:
    “俺在小窗口看见了你,俺认得你,你经常去葛家镇给你爹配药,俺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你领来的后生准没错。俺们家世世代代从来没有收过徒。
    但是看在薛先生的为人和面子上,俺们收了他。
    家准备准备,现在正好是农闲的时候,明天就到俺的铁匠铺里来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薛贵已激动的跪在地上:
    “师傅,受徒儿一拜。”
    老先生马上说:
    “都民国了,哪有这跪拜的道理,快起来。”
    薛贵哪里理会,自顾在地上三拜九叩,认认真真的给师傅行了大礼,
    又说:
    “师傅,俺回家跟父母商量,要准备给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