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声桓投降
    就在左军陷入全面崩溃的危险之际,一个更直接而恐怖的危险到来了。

    唐军阵中的令旗,又高高挥起,一种怪异的天鹅号声四下响起,金声桓惊讶地看到,从后阵远处,竟如变魔术一般,又有一只约有两千余人的骑兵队伍,疾速地兜转奔行,他们有如一股卷地而起的狂飙,兜转过正在互相鏖战不休的后阵,径向着自已的方向,呐喊着冲杀而来。

    擒贼先擒王,唐军要拿自已这个全军主将来祭刀了。

    见到这股凌厉杀来的唐军骑兵,金声桓的内心,瞬间被更大的恐怖给牢牢揪紧。

    “将军,敌兵势众,我们该怎么办?”旁边护卫颤声惊问,将陷入迷茫的金声桓,瞬间唤醒。

    金声桓现在,面临着最痛苦的抉择。

    败局近在眼前,自已这个所谓的主将,其实又能如何!

    从现实意义上说,现在自已已然全军尽溃,再难收拾,那最好的应对办法,便是趁唐军尚未前后合围,完全把自已与一众卫队包夹在一起时,便迅速脱逃离去,如此当可保性命无虞。

    只是,这样做真的可以吗?

    只是他作为主帅,在现在这战局关键时节掉头逃跑,那可以想见,整个左军的前后战阵,定因为主将逃跑,必定会士气大沮,再无战心,甚至就此全阵崩溃。

    而这些唐军骑兵,纵然追不上他,却又可立即背冲正陷入苦战的流寇军阵。被这两千余名骑兵凌厉一冲,那些主将逃跑军心大乱的部众,只怕将会更快地彻底崩溃吧。

    更可怕的是,自已身为统军大将,就算能从战场逃得性命,折损了这全部兵马,回去武昌之后,又焉可善终!

    要知道,自已已然丢失了东边防线,若再因为自已判断决策失误,而被唐军消灭掉这手下六万余人兵马的话,那可以想见,盛怒之下的左良玉,一定不会再给自已活路,而会坚决地拿自已开刀,用自已的脑袋,警吓全军,以为杀鸡吓猴之效。

    这不是全声桓想要的结果。

    只不过,若是不跑,这两千余名骑兵一来,自已这二百余名护卫骑兵,兵力仅为敌军的十分之一,又如何抵挡得住唐军的冲击,这样的坚持抵抗,又岂非与送死无异。

    更可悲的是,几乎可以料定的是,若两军就此交战,那连同自已在内的这两百余名护卫骑兵,定会被这两千唐军骑兵牢牢围住,全部消灭,再无孑遗。

    这一刻,金声桓悔之无及,又恼躁无比。

    他娘的,要不是自已一直心存幻想,以为可以凭借兵力优势与唐军相抗衡,要不是自已一时头脑昏蒙,未能明确判断局势,未能分析暗藏的巨大危险,又怎么会落得全军尽溃,自已亦命系一线的可悲境地!

    他娘的,难道老子现在就这样左右为难,横竖在这里等死么?!

    金声桓彷徨无计,又焦急无比,这时,那两千余人的唐军骑兵,已然快速兜过了正在屠杀的场地,漫坡遍野溃逃的流寇,则有如疯狂逃命的牛羊猪犬,任命唐军追杀砍死,根本就没有任何保命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四散溃逃中,即使有零星的左军军兵想要投降,也立刻被杀红了眼的唐军士兵,或砍或捅,登时杀毙,断不留情。

    更何况,两条腿的步兵,如何跑得过四条腿的骑兵,最终,约有四万五千余人,被唐军骑兵截断了所有退路,眼前着就要将他们全部包围剿杀。

    这些左军当然明白自已的命运,他们纷纷跪地,面对唐军越来越逼近的冰冷刀锋,磕头不止,请求投降。

    金声桓阵中高高地打出白旗后,唐军阵中迅速作出了反应。

    远远地从千里镜中,清楚看到金声桓的白旗招摇,唐军统帅黄得功抚膝大笑,脸上神采飞扬,兴奋莫名。

    “哼,金声桓这厮,真是给脸不要脸,他强要与我军相争,现在又打白旗投降,真真自取其辱,羞也不羞!”

    “传本将军令,准他降了,他这番投降,倒是省却我军一番厮杀,亦是好事。”黄得功大手一挥,厉声下令:“全军听令,准其投降,立即停止追杀行动!”

    “在下得令!”

    至此,整场战斗,终告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