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剑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地下迷宫
    夏侯举着火把,第一个下洞。

    走了几步,又回转来,告诉大家放心。

    他是摸金派传人,曾经跟随师父钟繇下过不少墓穴,深知封闭已久的墓穴之中塞满了腐烂气体,猛然闯入的人多半会因缺少空气而晕厥,甚至送命。

    是以,他试探了几步,见火把燃烧正常,也无太浓异味,便招呼大家下洞。

    这也很正常,虽然此墓封闭了近四百年,但因为吴东游等人早就下去了,洞口大开,腐烂气味早就散的差不多了。

    每一步台阶皆是用整块的大青条石铺成,大概每块都是经过了打磨,因此看起来光滑无比,再加上多年封闭,潮气凝结在条石之上,湿漉漉的,走起来需异常小心。

    好在众人都有武功底子,打滑摔跤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台阶又陡又滑,须得格外留神。

    不过这种状况倒是给曹操等人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因为每个台阶上都留下了或轻或重的脚印,有些台阶上还蹭满了泥土,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吴东游等人留下的。

    难以想象,像张兆梃与张文经等上了岁数的老人,是如何走下去的。从杂乱的脚印来看,至少有四五人。

    跟踪脚印,曹操等人一路追赶。

    曹操边走边想起了秦王宫,这几天怎么了?怎么净遇到地道了,这里该不是又来个长不可及的地下通道?

    不料完全相反,等台阶下到底,就到了尽头。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棺,棺体呈长方形,棺壁是大块青石拼接而成,因常年封闭,石棺变成黑黝黝的,外观古朴陈旧,看不出已经存放了多少年月。

    奇特的是,上面竟然爬着一具尸体。

    怎么会这样?从石棺下葬时间来看,墓主人理应早已化成白骨,怎么可能连衣服都没腐烂?

    假如尸体就是张氏先祖张不疑的话,也应安放在石棺里面,而不是棺顶上面。

    正准备走近细看,却听得咕唧声响,走在前面的夏侯踩在了水上,他将火把放低,后面的曹操等人才看清原来棺材前有水流过。

    水并不深,也就是刚漫过脚面,而且流速也不算快。

    最奇异的是,虽然这里气味并不好,但依然能从流水里传来美酒香味,跟外面树林里‘醉心果’的香味完全一致。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水是从外面孟婆泉里流进来的?

    那也不可能啊,若泉水能进来,这里早就应该灌满了啊!

    好在水流并不宽,也就四五尺宽,众人轻轻一跳就跃过水面。

    曹操第一个上前,翻过死者尸身,顿时伤痛不已。

    原来死者正是张兆梃老人。

    他的脖颈上有一刀痕,伤口又细又长,显然是一刀毙命。

    而石棺盖子已经被人推到令一侧地上,摔裂成了几块。石棺内几根白骨也被扔了个乱七八糟。

    一定是吴东游所为!

    他的武器就是弯刀!

    这样的情景不难猜想,定是吴东游与越西鸿两人为了寻找龙骨,打开了张不疑石棺盖,在里面疯狂搜寻。

    而张兆梃老人必然是拼死维护先祖骨骸,而被气急败坏的吴东游所杀。

    看着老人尸体,众人心里都很难过,几日的相处,老人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清清楚楚。

    多么好的一

    位老人啊,就这么死在了强盗的刀下。

    自此,长眠于张不疑墓穴之中,永伴先祖了。

    环顾四周,却没有发现其他人踪迹。

    剩下的人都哪里去了?

    夏侯举着火把,在这个并不大的空间里仔细搜索,顺着流水方向,似乎发现有一道小门。

    他走到西北角,果然在发现阴影里有一道石门,是一条通道。

    根据夏侯的经验,这墓穴内的流水还真是孟婆泉水,之所以没能灌满墓穴,恰是因为流水从这石门里又流走了。

    莫氏夫妇看看金鸡道人,众人心里都没有答案。

    张不疑墓穴葬在孟婆泉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反常的事,而墓穴中又修台阶又设石门,就更加蹊跷诡异了。

    既然这里看不见吴东游等人,那只有一种可能进石门走了。

    他们要的是龙骨,而不是张不疑的白骨。

    曹操与夏侯两人将地上支离破碎的白骨一一捡回石棺里,同时也将张兆梃老人尸首平放进了棺内,就让他在这里陪伴先祖吧。

    曹操两人的举动,金鸡道人等人看在眼里,赞在心里。

    仍是夏侯带头,众人从石门而入。

    门口不大,必须弯腰进入,通过火光,看见这条通道是人工开凿而成的,能够硬生生在山石里凿出的一条通路,估计当时一定花费了不少财力人力。

    但是,凿这个有什么用处?它又通向哪里?

    脚下踩着流水,吧唧吧唧闷响,这里潮气颇重,边走边感觉身上脸上湿漉漉的。

    好在没有多远,两三丈远后,终于看见一个直上直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