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任我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五七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七)(2/2)
海峡,在五天后到达了目的地泉州。

    市舶司是中国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韦仁前世的海关。其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诸事。

    唐高宗显庆六年66,创设市舶使于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派专官充任。市舶使的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是市舶司的前身。

    北宋开宝四年97设市舶司于广州,以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陆续于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泉州、密州今山东诸城设立市舶司。

    至元十四年277,元朝政府在攻取浙、闽等地后,立即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澉浦今属江海盐四处港口设立市舶司。后来又陆续添设广州﹑温州﹑杭州三处。经过裁并,到世纪末,只在庆元、泉州﹑广州三处港口设置。

    吴元年元至正十二年,67设市舶提举司于直隶太仓州黄渡镇今江苏太仓附近,洪武三年7以太仓逼近京城改设在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后移至福州、浙江的宁波各一司。在广东的是专为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在浙江的是专为日本朝贡而设。在福建的是专为琉球朝贡而设。永乐元年4又在广州设怀远驿,在泉州设来远驿,在宁波设安远驿,由市舶司掌管接待各国贡使及其随员。广东怀远驿,规模庞大,有室二十间。广东市舶司命内臣提督。六年,为了接待西南诸国贡使,又在交址云屯今越南广宁省锦普港设市舶提举司。嘉靖元年522,因倭寇猖獗,罢去浙江﹑福建二司,唯存广东一司,不久亦被废止,直到三十九年,经淮扬巡抚唐顺之的请求,三司才得到恢复。四十四年,浙江一司以巡抚刘畿的请求,又罢。福建一司开而复废,至万历中始恢复。自此以后,终明之世,市舶司无大变动。

    清兵入关统一中原后,为了防范台湾郑成功,开始实行关闭政策,对外通商口岸仅限澳门一地。因此,泉州市舶司已经废止,但是,海上走私行动一直未有停歇,十分的猖獗。韦仁所行明中的目的便是要开展缉私监察。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古闽越人就已开始。西周秦汉时期属闽越地,三国吴永安三年(26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但因人口稀少,不久撤销,直到2多年后的南朝梁才再次设县。唐久视元年(7年)第三次置武荣州,泉州一带的建制才稳定下来,州治设今市区。唐景云二年(7年)武荣州改名泉州。安溪、惠安、永春、德化一带直到五代时才设县,泉州沿海一带在唐朝中期后才形成陆地。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元朝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泉州属福建行省。明洪武元年(6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

    到达泉州府修养数日后,韦仁身穿便装带着双儿等四女悄悄离开了驿馆,到城内逛逛。

    泉州城内,几条主干道商铺林立,街上人流不息、车水马龙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这一路海上航行确实辛苦,其中曾柔是第一次坐船,她和王屋派弟子及骁骑营兵士们可是受老鼻子罪了。韦仁知道女人天性喜欢逛街,为了补偿她们,因此这才带她们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