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仁摇头道:“不用叫人。咱们现在就去,这时间可不等人。”
那亲兵迟疑道:“爵爷还是小心些为是。那老叫化手脚可着实了得。”
韦仁笑道:“不怕,都有我呢。”
当下那亲兵引着韦仁来到赌场,只见厅中一张大台,哈日巴日和五名亲兵仍是躺在地上。东边坐的是个络腮胡子,衣衫破烂,破洞中露出毛茸茸的黑肉来,自是那老叫化了。韦仁细细一看,心中已经雪亮,他踱步上前,走到西首坐下,道:“这位前辈,在下几位兄弟不知何处得罪您?在下特请教一二。”
那老叫化原本微闭着双眼,听韦仁说话,他张开双眼,露出一线神光道:“如今我是庄家,手中有的是筹码。废话少说,咱们在这赌上一把。赢了这些畜生你便带走!”
韦仁微笑道:“如果我输了呢?”
“这些畜生一千两银子一头,你是畜生头,当然金贵些,就算四千两。到时你拿一万两银票就行。”那老叫花子冷笑道。
“好!没想到我还值得四千两银子,价位还不错。”说着,韦仁从怀中拿出一叠银票,数出十张银票,对站在一旁的赌坊老板招了招手,道,“你就是老板。来,你过来做个见证。给,你数一数这金额对与否?”说完,他将银票扔在赌桌上。
赌坊老板是一个四十五六的中年人,他也是久经阵势,可是今天这个局面,他平生真是第一次遇到。一方是官方之人,而且是军伍中人。另一方虽然为乞丐装打扮,初看起来不是入人眼,但是他可是心知肚明,这位势必是一位世外高人。此刻,他知道自己已是身在断崖边,完全没有退路了。他只好咬着牙走上前,拾起桌上的那叠银票一数,果然是千两一张的银票,共计十张,恰好是白银一万两。
看到赌坊老板点头,韦仁伸手拿起桌上的骨牌,十分麻利的洗起牌来。只见他双眼凝视着对方,双手上下飞舞,骨牌在他指间如花丛中飞舞的彩蝶,来回盘旋,让人眼花缭乱得很。韦仁说道:“老前辈,咱俩就玩一玩这三十二张骨牌怎么样?”
那老叫花子开始双眼是眯着的,后来见那骨牌在韦仁手上越飞越快,眼睛逐渐睁开了,他原本是不想斗上一场的,现在他那好胜心又升了起来,道:“这位大人年纪轻轻,看来这手上功夫不浅,这倒要领教一二!”
“好!”韦仁应战道。
骨牌是由骰子演变而来的,在宋宣宗二年(公元2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到明清时期便盛行的“推牌九”、“打天九”都是较吸引人的赌博游戏。一副牌共三十二张,每张的正面有一直线或凸纹,将骨牌分成两个方区,每一方区用点数标出号码:6-6,6-5,6-4,6-,6-2,6-,6-,5-5,5-4,5-,5-2,5-,5-,4-4,4-,4-2,4-,4-,-,-2,-,-,2-2,2-,2-,-,-,-。4点和点为红色牌,6-6为一半红、一半白,其余牌均为白色。
推牌九时一般是轮流做庄,庄家砌好牌后,用骰子掷出点数,然后按顺序将牌分配到每个参与者手中,参与者的牌来与庄家比大小。如比庄家大的庄家赔注,比庄家小的庄家吃注。一副骨牌里有十一种牌面是成对的,共二十二只,再加上其余十种单张的牌面,正好三十二张。成对的牌有个专门的术语叫“文牌”,单张的则称为“武牌”。
其中,文牌中,两个六点:称为天牌,一对天牌凑一块就叫“天牌对”。两个一点:称为地牌。两个四点:称为人牌。一点和三点:称为和牌,或者鹅牌。两个五点:称为梅花,或者梅牌。两个三点:称为长牌,或者长三。两个二点:称为板凳。六点和五点:称为虎头,或者斧头。六点和四点:就叫四六啦,又叫红头十。六点和一点:幺六,又名高脚七。五点和一点:幺五,又名大头六。
武牌中,五点和四点称为红九,三点和六点称为黑九,这两张牌凑一起叫杂九对。五点和三点称为黑八,六点和二点称为平八,合称杂八对。五点和二点称为黑七,三点和四点称为红七,合称杂七对。四点和一点称为红五,二点和三点称为黑五,合称杂五对。最后两张名堂可就多了,二点和四点称为二四,又称大杂六,一点和二点称为幺鸡、丁三、丁鸡等等,又称小杂,两者合称大小杂,但同时还有个名字叫“至尊宝”!为何叫“至尊宝”呢?因为“这是上天安排的最大嘛!”所谓“丁三配二四------绝配”的歇后语就是这么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