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荐)
———————————————————————————————
碧蹄馆位于汉城以北三十里处,坐落于一处低矮的山丘上,它的前面是一道较深沟壑,在沟壑中间建有一座石桥,叫做大石桥。碧蹄馆以北是峰峦起伏的惠yīn山区;以南则是地势相对平坦的汉城冲积平原。这里都是开城至汉城的必经之路,又因为是山地过渡到平原地形的关口,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
查大寿撤退到碧蹄馆后,将六百名火枪兵部署在大石桥北面,按着潘兴汉的那套指挥办法,排列成攻击阵型,有效的shè杀进攻石桥的倭寇,将这条通往汉城的捷径死死守住。让其余骑兵在碧蹄馆前面的平缓山坡上悠闲的歇息,观看火枪兵的shè击表演。
他在平壤攻城战中表现不佳,被据守牡丹峰上的倭寇一个反击打跑,事后却没受到李如松的处罚,相反还得到勉励,这让他对李如松感激泣怜。面对倭寇近万人的进攻,他并没意识到明军处境的危险,为报答主子的知遇之恩,决心好好表现一把,守住碧蹄馆这个战略要地。以便为后续跟上来的部队提供一处绝佳的进攻阵地,为击败倭寇夺取汉城建立首功。
李如松接到查大寿派人送来的错误消息,又分兵一千,留守高阳驿馆,自己亲率两千直属骑兵奔赴前方战场。
就在李如松前进之时,倭寇主力第六军军团长小早川隆景率两万人,兵分两路,绕过横亘在碧蹄馆前面的沟壑,从东西两面向碧蹄馆方向包抄。与此同时,倭寇统帅宇喜多秀家亲率本部直属兵马一万余人汇合黑田长政,从驿道正面向前运动。
至此,查大寿才如梦初醒,可倭寇距离太近,已来不及突围,只得拧着头皮指挥军兵退到碧蹄馆前面,顽强狙击倭寇的进攻,固守待援。
李如松远远听到前方密集的枪炮声,初步判断战场情况与前方汇报的情况有些不同,命令部队加快进军速度,驰援查大寿。待赶到战场附近,看到战场情形,不由的心惊,暗暗后悔自己的鲁莽贪功。这哪是不堪一击的敌人,根本就是倾巢出动的倭寇主力,眼下就有四万多,还不知道陆续会来多少。
此时李如松尚未进入倭寇的大包围圈,悄悄后撤,可以迅速脱离陷阱。可要是这样做,自己在辽东将领面前的威信也就一落千丈,以后甭想再指挥他们。同时被围的那三千军兵都是亲自训练培养起来的嫡系中的嫡系,jīng锐中的jīng锐,是赖以征战的倚仗,很多爱将和一些亲族兄弟都在其中,良心上也说不过去。
再说自从出道以后未曾一败,今天总不能临战而退,坏了名头。于是向来以少胜多的李如松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面派人到坡州沿途搬取救兵,一面率领两千jīng锐骑兵毅然杀入敌阵。
随着两千生力军的参战,倭寇以为大明军主力到来,引起一阵混乱,包围阵型被李如松带队趁势冲破。
————————————————————————————————
由于大明军身处险境,置之死地而后生,将不怕死的jīng神发挥到极致,顽强的抵挡进攻,再加上火枪犀利,不断有效的shè杀倭寇。又不知道其未到达的后续部队还有多少,倭寇将领之间出现分歧,有的主张退守汉城;有的主张暂时对峙静观其变;有的主张立即进攻,消灭这股大明jīng锐骑兵。最后商议结果,还是立即消灭这股明军的主张占了上风。
李如松趁着倭寇混乱,根据战场形势,迅速做出最佳御敌部署。命令查大寿指挥六百火枪兵据于碧蹄馆前面的战场核心,利用隧发枪shè程远的优点进行顽强狙击,其余骑兵分成四队,往来驰骋冲杀,牵制倭寇缩的合围战术,固守待援。
双方首领调兵遣将,调整新的作战部署后,倭寇为了一口吞下这块到嘴肥肉,利用群狼战术,全体压上,对大明军发起疯狂进攻。
倭寇装备的武器主要是火绳枪和战刀,兵种又以步兵为主,机动xìng相对较差。火绳枪的最远shè击距离在百步左右,且发shè速度在每分钟一枪多一些。
辽东jīng锐骑兵装备的主要是马刀和强弓,还有少量三眼神铳,每个军兵基本都是一骑双辔。在静止状态下,强弓shè程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