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火枪兵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十六章 安抚方略
    神宗皇帝朱翊钧听了潘兴汉的奏对,觉得这位年轻将领虽然说话毫无顾忌,对历代先皇的靖边方略大加褒贬,但其中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尤其将鞑靼人作为大明朝附属子民的说法更是前所未有。这让好大喜功,做梦都想开疆拓土的神宗皇帝,感到这位年轻人非常符合自己的胃口。

    同时,潘兴汉所说的jīng兵征讨鞑靼察哈尔部的办法,不说其能否成功,就看他对察哈尔部族的了解程度,就让朱翊钧觉得这位年轻人绝不是信口开河夸夸其谈之辈,而是对此有过较深的考量。不知不觉中神宗皇帝对潘兴汉有了一丝赏识。

    神宗皇帝通过锦衣卫的密报,已经确认潘兴汉训练兵丁,指挥作战确有一套。多了不敢肯定,若是统领一万军卒,绝对胜任。不由得对其刮目相看。于是接着问道:“潘兴汉,你再说说该如何安抚鞑靼人?”

    “启禀圣上,微臣以为,安抚鞑靼人不外三条十二个字:尊重扶助、引导教化、规范管辖。鞑靼人生活习俗与中原大明朝有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最容易引起误会。尊重,就是要尊重鞑靼人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容许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容许他们信奉并传播自己的教派信仰。

    鞑靼人生活在草原荒漠,土地贫瘠,生活至为困顿,多数人‘衣裳坏弊,肌体不掩’。每每靠天吃饭,一旦遇到雪雨干旱等灾,就无力抗拒,牲畜大批死亡,生活立刻陷于缺衣少食的极端困境。铁锅、农具、布帛、绸缎等物品极度匮乏,完全靠与我大明交换取得。所以,鞑靼人频繁对我大明犯边之时就是其遭受天灾之rì。以眼下大明与鞑靼人之间的状况,天灾不绝,大明边患永无禁绝之rì。要想扭转这种状况,就要彰显我大明朝体恤子民百姓之仁德,给予扶助。”

    朱翊钧听到这里,和蔼可亲的脸庞复又晴转多云,站在旁边的司礼太监陈矩身上如同招了虱子扭动不止,脸sè如同表演‘变脸’的演员变化多端。

    对这个问题本来要再细致阐述的潘兴汉察觉两位听众的异样,赶忙打住,将想要表达的意思一再压缩,继续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朝针对鞑靼人的这种现状,早已对其实施仁德之策,刚才微臣所讲的先皇隆庆容许开办马市,互市贸易,就是为了缓解鞑靼人生计的困顿所采取的安抚之策。

    但安抚之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鞑靼人的生计困顿,这就需要大明朝对这些半开化的鞑靼人给予引导教化。鞑靼人生活习俗是逐水草而居,四处游牧、居无定所、不事稼穑。但在其广袤的地域中,却有很多适宜农耕的肥沃土地,被白白闲置不用。我大明朝可派人教授其稼穑之术,使其可以实时农耕。这样不但减少了对我大明粮食的依赖,而且从事农耕的鞑靼人,定居下来,长此以往,生活习俗再与我大明百姓无异,何愁其再驰骋犯边哉。

    鞑靼乃马背民族,多数不识中原礼仪。我大明可接纳鞑靼部族首领之后,让他们修习我大明文字,接受我百家义理,然后回去教化部众。义理同,则必然归化我朝。

    待得鞑靼人归附,不再与大明为敌之时,大明可对鞑靼各个部族进行封地封官,使各个部众,遵守大明律例,各生其地互不搅扰,则鞑靼万里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