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重回十八岁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471、观望态度
    美国的演出,首先自然从纽约开始,比如百老汇。

    在欧美国家,戏剧并不小众,比如北美,戏剧方面的总票房基本能超过电影总票房的十分之一,不要看这个比例小,要知道北美票房从几年后,就进入百亿美元时代,而那时候,戏剧票房也依然保持这个水准。

    而在英国,这个比例就更高了,像宁远重生前那两年,英国的电影总票房十二三亿,戏剧票房就能超过七亿,一半还多,的确不愧是莎士比亚的故乡。

    但在国内,全年电影票房六百亿的时候,把话剧、音乐剧、戏曲等等算上,也就二十亿出头,三十分之一。

    作为跟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戏剧大家汤显祖故乡,华夏戏曲基本就剩中老年观众了,而且每个流派的观众,基本就集中在那个省。

    不过一个神奇的现象就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人虽然出生相差16岁,但却都是1616年去世。

    三个16,凑出一个666。

    当然,华夏的戏曲虽然不断没落,但西来的话剧、音乐剧却开始繁荣,并得到年轻人的追捧,甚至在古典文化潮流兴起的时候,戏曲又转而新生。

    不过这也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文娱活动,阳春白雪也没必要看不起下里巴。

    另外,国内有一个让国外戏剧界羡慕的地方,就是观众呈年轻化毕竟国外主要是话剧和音乐剧,而国外的戏剧,其实应该对接华夏的戏曲,基本都是老年人为主,而且大部分都是白人。

    如果要担心的话,更应该是他们,毕竟这涉及到传承,当这些老年观众去不动了,他们的话剧、音乐剧还能演给谁看?

    而现在,国内的戏曲在文化的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的宣传上,让很多年轻人又开始喜欢上了,还有包括周杰轮、王力弘等一大批华夏风的歌手对戏曲进行改编,更适合年轻人接受,也让他们对戏曲产生兴趣,进而接触和了解。

    这样一来,传承反而又有了老树发新芽的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在国外,音乐剧比话剧更有市场,英国还好一些,话剧和音乐剧的比例大概是4:6,而美国,差不多1:9。

    倒是在俄国、德国,因为文化传承和政府支持,话剧比音乐剧更繁荣。

    这也好理解,无论英、德或者俄,都有很长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能支撑话剧的创作,而美国……短短两百多年,有的只是血和泪的扩张,总不能导出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大戏吧,那绝对是催泪悲剧,但好像……美国人带入不进去。

    美国是音乐方面更盛行,尤其是流行音乐,引领世界风潮,有这些积累,就可以给音乐剧滋生创作的土壤。

    再加上一百年前的经济和风气,人们喜欢这种热闹的、欢腾的场面,音乐剧也就在他们这里生根发芽,并诞生了以百老汇为主的音乐剧秀场,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也是宁远对这里没有太大的底气的原因,不仅仅是交流的问题,还有市场的因素。

    但在飞机上,江悠悠听到宁远的话,摇了摇头道:

    “戏剧本来就是一种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