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辎重,操练人马,待时机到时,人望已得,粮草已备,军马已成。如此趁势进取,即便无大获,也当有小成。”
建夏闻言,遂在起座称谢道:“今番受潜龙先生见教,实为平生仅有幸事!先生乃天纵奇才也。吾今欲中兴汉室,挽救天下,非先生相助不能成功也。吾思贤若渴之心,胜过当年昭烈在新野之时。今番前来,与先生相见,实为请先生出山相助。望先生为大汉着想,以天下苍生为念,请出山相助!建夏愿以先生为师!”
言罢,遂目视文雄、封传车等人,皆一齐起座拱手相请。
徐图见之,慌忙起身还礼,趁谢道:“殿下万不可如此,折煞孺子。殿下左右,亦当今英俊豪杰之士。在下年纪尚轻,虽略有虚才,然阅历甚浅,终究未能见证之,方才所言,只供殿下参考耳。如若遽然为殿下计画,恐有失虞,反而为害于殿下也。在下欲待学问大成之
时,再出山相助于殿下为适宜也。”
文雄遂道:“潜龙先生休得谦虚!吾虽然年长潜龙先生十余岁,又在殿下帐下任军师之职,如若潜龙先生到,吾既当以军师之职让之。”
封传车也道:“殿下先皇嫡子,海内知名,我等因此前来投归。今殿下亲至以礼相请潜龙先生,文军师又避贤以待。潜龙先生怎么可以托言推辞,以令殿下失望呢?”
徐图道:“孺子安敢有此矫情?所言乃出自肺腑。只是怕有所不当,耽误殿下大事也。”
建夏遂道:“先生之才,吾已见之。虽然未能见证,然吾生平阅人亦不为少。吾账下文雄、赵山两人,皆当世一等智谋之士,跟随吾多年,吾深信之。二人皆称先生之才胜过己十倍,吾即便不敢相信先生,然此二人之言,吾不得不信。先生请勿要顾虑。吾在西城二十年,不得进取,心中日夜愁闷,几乎成病。此时望先生之心,犹如久旱禾苗望甘霖也。请先生为天下苍生、大汉亿万子民计,不辞辛劳,以效当年武侯故事也。”
言罢,即跪于地上,潸然泪下,拱手相请之。
徐图见之大惊,一时间不知所措,急忙也跪于地上,感动而泣下。
文雄、封传车见之,亦相顾大惊。文雄见建夏下拜,方知建夏求贤之心,如此真诚,遂也下拜。封传车见之,只好也拜于地上。独孤虎自与建夏到西城,二十余年,亦只见过人拜建夏,从未见过建夏拜人,不禁也惊讶不已,见众人皆下拜,于是也随之拜于地上。徐然与王普,在竹庐旁边侍立,见竹庐中众人皆跪倒在地,相请潜龙先生出山,见是如此,于是也一齐近前,拜伏于地。
众军士在竹园边等候,此事月溪村附近众多村民,闻知西城侯来竹庐相请潜龙先生,都纷纷前来观看,不敢近前,只在竹园溪边聚集,低声谈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