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接到长安诏令,便命诸将从辽西郡撤军,退至右北平驻守,诸将闻知不解,习甲对麻准、王横、张牧等道:“我军若撤退右北平,则辽西险要尽失,如燕军一旦西进,我军将被动矣。”欲要联名上书纵横,请勿退。张牧道:“王骠骑奉陛下诏命退军,必有道理。我等可遵照军命,勿要违反。”
纵横担心前线诸将一时不能退军,于是又遣幽州长史吴款持自己骠骑大将军印信前往辽西传谕诸将。吴款来至前线,对习甲等诸将道:“陛下以大局计,暂时放弃辽西。今诏命骠骑大将军不可与燕军交兵。你等需奉命行事,如有违反军令者,必按军法。”习甲等才奉命退军。
燕军见汉军不战而退,皆有喜色,于是上报公孙豹,说幽州军退居右北平,忌惮燕军,如再西进,可破幽州军,再夺取右北平也。
公孙霸闻报甚喜,道:“王腾此番果然畏惧朕乎?”于是召集群臣商议,问可再夺取右北平乎?
归海卫力言不可,公孙武、姬超等却言可以,公孙霸一时不能决断,闻人亮遂上奏道:“陛下可差细作探知王腾军中详细,如右北平果然可下,再进攻不迟。”公孙霸从其言,派遣细作潜入幽州,探知汉军部署详细。半月后归报,说王腾驻扎蓟城,有两三万军,右北平共有军马四五万人。渔阳、上谷等地,还有军马两三万人。
公孙霸闻报,心中狐疑道:“右北平驻有重兵,今不可犯。只是王腾在幽州尚有十万军马,足以同朕一战,奈何今不战自退?”便问归海卫,王腾是何意也。
归海卫道:“以臣观之,王腾非不欲同我交战,其退守右北平者,乃奉刘建夏之命也。必是潜龙以为中原初定,不宜再大举兴兵,所以将辽西郡让于我也。”
公孙霸闻言愕然道:“潜龙此意为何?”
归海卫道:“潜龙用兵,善于谋大局,不计较一时得失。潜龙非欲不想夺我辽东,只是忧虑中原初定,一时军力不及。不如与陛下暂时相持,以退为进。待中原准备齐当之时,便一举取下我辽东也。斯人其谋略深远,陛下需得提早防范之。”
公孙霸闻言不禁心中畏惧道:“果如此言,朕偏居辽东一隅,断难与中原九州相敌。丞相有何良策以保辽东乎?”
归海卫道:“自古偏安难持久,陛下已经失去中原,不可再与刘建夏相抗衡。今唯有自保为上。以臣之见,陛下拥兵割据辽东称王,如防守坚固、措施得当,仍可以长久割据。今中原方一时不来图我,陛下便可趁此时机在辽西修筑防御,整顿守备,再赶造海船,训练海上水师。陛下已经降服东胡诸部,今只需养精兵十万,得海上水师三万,便可鹰扬辽东,纵横海上。臣以为陛下如有海上水师,向东可至高句丽、东瀛扶桑,向南西可至青州登莱,向南可至扬州沿海、夷州等处。中原虽
广,然难制陛下海上水师。陛下陆上又有精兵十万人,便可以以此为资,同中原长久相持也。”
公孙霸闻言甚喜,遂对归海卫道:“丞相之略,胜过潜龙多矣。”便下伪诏,在辽东招募工匠,加紧赶造大型海船。又在辽东招募水军,辽东人口不如中原稠密,只能召万人,归海卫又劝公孙霸出重金,在高句丽等国招募。于是公孙霸又从中原带入辽东燕军中挑选万人,在高句丽等国重金招募得万人,组建成一支海上水师。
公孙霸自其龙骧将军韦舟战殁长江之后,常念其治军之材,叹息天下再无此等善领水师之将才。后虽然不再治水师,然而韦舟所留治军之法仍在。公孙霸军中尚有数千人是韦舟原来水师旧部,曾参与韦舟在黄河练兵。公孙霸于是用此两千人为本,提拔其中校尉万泰、叶双二人统领,训练辽东海上水师。
公孙霸又在辽东颁布悬赏招募令,征募辽东谙熟海战之士,以千金悬赏招募海山水师将军。
辽东官民见之,皆跃跃欲试,一月之间,有数十人前来应召,欲要领取千金之赏。然此等数十人,要么谙熟水性,却无统兵之能,要么稍能统兵,却又难以带领水师。公孙霸命归海卫一一验察相试,无一人能胜任之。
公孙霸闻知招募令已经下达一月,无一人能应选,遂叹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诚所谓也。朕今番不奢望能再得韦舟,欲得及韦舟一半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