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AI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119 地下空间
    白宫发生的事情,张小强不知道,也不太在意。

    总部建成,星耀业务部门搬迁,还有星云上线……

    而且还有一大堆的公司进行业务合作。

    下午,杨光、李元华以及其他公司人员在张小强他们的带领下,参观生产基地。

    生产线已经启动生产。

    生产线与星耀制造有所区别,这边采用的流水线生产,所有工序区分开来。

    车间是无尘车间,采用钢化玻璃隔离。

    一群人在车间的外围的廊桥上参观。

    车间里没有一个工人,生产线上各种个能的机械手臂不停工作。

    抓取板材、自动换模冲压、自动检测等等……

    数控车床也不停生产一些精密构建,然后再拾取台被接卸手臂抓取,检测合格后,送入下一个车间。

    这个车间是自动焊接,50个焊接机械手臂不停忙碌,末端闪耀着耀眼光芒。

    焊接完后被传送带送入下一个工序,进行组装,经过整机检测后,最后进行外观涂装。

    一台台机器人就完成了。

    这个生产基地日产量达到1500台。

    比星耀制造那边的七条生产线高了一倍多。

    一群人走完廊桥,心里也是十分震撼的。

    全自动化生产线!

    星耀真正做到了全自动化,无人值守的生产线。

    生产效率、合格率比现在国内主流的半自动化生产线高太多了。

    虽然这个生产线前期投入很大,不过,在这些老总眼里看来,是十分合算的。

    生产效率这些提高,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式,而且还节省了人工成本。

    星耀又在一个领域走在了前面。

    如果星耀这个全自动化生产线普及的话,国内的制造业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张总,你这个合格率达到多少?”

    杨光眼神灼灼,看着张小强问道,他们神风汽车制造都没这么自动化。

    很多工序还需要人工来操作。

    “百分之百不敢保证,99.99%还是有的。”

    张小强淡淡的说道,这个他与大头还有star设计了好久,才优化的方案。

    生产的速率比星耀制造的那边高太多。

    所以才有底气开放国际订单。

    而且生产基地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是订单再多,还可以继续扩建生产线。

    现在有地。

    “这么高的合格率,比我们的车间高了不少,这样一来,成本又省了不少。”

    杨光想了想,然后给李元华说道:“我们的生产线如果要淘汰的话,可以采用星耀的这个系统。”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你们的生产线不需要完全淘汰掉,改进一下,增加点设备应该就可以了,回头我让罗部长去看看。”

    其实现在制造业的生产线也还挺先进了,不过是控制系统差了一点,很多时候需要人去盯着点。

    不过有星耀的人工智能,这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秦子安一旁看得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alex底蕴、资金什么的是远超星耀,可是生产线比起星耀来是真的落后。

    alex的产能不足星耀的一半,应为星耀还有个星耀制造。

    虽然在机器人这个方面alex与星耀分家了,不过还是有合作的方面。

    alex还有电商物流,现在【星云】上线了,自动驾驶也搞定了,分拣系统什么的也不会比自动驾驶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