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命当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789章 旋转吧!空间城!(2/2)
了的人,而且圈子也更不同一些。

    训练完一起聚在公寓阳台上,几个人就聊起自己关心的事。

    “家里老爷子,有让你们培养一个‘种子’吗?”

    霍玉山听了他的话,直接说道:“这还用培养?如果顾松真的能通过测试,将来可以跟他一起走,我全家都是种子!”

    “你潇洒……谁知道宇宙里有什么?”

    “所以说现在就不必担忧这些,毕竟是没有影子的事。没看顾松自己的态度也很随缘,没有真的潜心准备?靠,亏他说出什么婚前蜜月的借口!”

    “哎,我压力很大啊。年龄都这么大了,还让我继续生那么一两个……”

    “……你年轻时候太浪了,现在肾不行了吧?”

    “……滚……”

    ……

    太空当中,范元白再次确认了各个系统的检测情况,然后正式下令道:“旋转开始!慢慢来,注意压力读数!”

    “20%功率,先给10秒!”

    燧石空间城的环形科研舱外,分布在桁架和通道连接处的三组一共12个环形舱旋转喷口开始工作。

    很柔和的推力渐渐累积。

    巨大的环形舱,几乎没有动。

    “观测到位移了,目前角速度0.0001弧度每秒!”

    “气压正常!”

    “主轴压力均匀!”

    范元白点了点头:“可以!50%功率再给10秒!”

    喷口明显强劲了一些,环形科研舱开始肉眼可见地减速开始旋转了。

    要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形成人造重力,需要的门槛是非常之高的。

    要通过旋转达到1个g的人造重力,需要环形舱的半径乘以角速度的平方。所以,要么增大环形舱的半径,要么提高角速度。

    这里面不光是太空工程量、材料强度的问题,还有一点:人这种生物,受不受得了。

    要知道,正常人能承受的转速,如果超过了每分钟三圈,就会严重不适。

    所以做一做数学的话,如果环形舱的半径只有15米,转速要到多少才会实现1个g的人造重力呢?1.3弧度每秒,1分钟12.4圈。

    如果只有这么小的半径,那么在这样的人造重力环境下,甭管什么身体素质的宇航员,有一个算一个,不是晕就是吐。

    这就是人造重力的高门槛。

    现在,环形科研舱以150米的半径,如果想要达到1个g的标准重力,它的转速也都需要达到1分钟2圈以上,非常夸张了,可谓极限。

    所以,它才被当做科研和工作区域,在实际状态中并不会提供完整的1个g重力。

    而直径500米的生活舱,才可以在1分钟2圈以下的转速中,实现1个g的标准重力,让人在其中可以比较自在地生活,不至于因为长期失重而出现钙流失以及各种其他身体情况。

    眼下,这个环形科研舱,首先要测试是否能在超过0.25弧度每秒的角速度下稳定运转。

    那是它达到1个g的标准转速。

    日常状态下,它能维持0.4个g就可以了。

    “0.21弧度每秒,转速已经超过2圈每分钟!”

    “主轴压力均匀!”

    范元白点了点头:“走到1个g,保持1个小时。再降到0.4个g,保持12个小时。注意根据阻力调整功率。”

    眼下,为了建造方便,燧石空间城仍然在近地轨道上,虽然空气已经极度稀薄,但是仍然会有微弱的影响。

    太空的工作,就是一点一滴影响,都要计算在内。

    ……

    地面上,燧石空间城已经变成了天空中一颗非常容易观测到的星。

    而在外星造物的启蒙计划公布之后,燧石空间城的历史意义已经更加被拔高了。

    每当燧石空间城飞过不同的区域上空时,当地的天文爱好者,总会搬出天文望远镜,追逐着燧石空间城的踪迹。

    这一天,多个地方都互相印证着观测结果,比较自己拍到的图片。

    很快,网络上人们就开始奔走相告:燧石空间城的环形舱,开始旋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