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兵就完事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一章 背锅(2/2)
灵涂炭。

    一个年轻人张口反驳,奈何势单力薄,被一众读书人讽刺为赵家走狗。

    那年轻人似也是富家子弟,身旁两个侍卫见状就要拔刀上前,他拦住自家侍卫,却被那些年轻人却嘲笑得更凶了。

    张珏看不过去,给郭京使了个眼色,郭京心领神会,转身走向隔壁桌,一脸凶神恶煞。

    “干什么!干什么!造反啊!”

    “你们这些小年轻,一个个就耍嘴皮子厉害,有能耐脱了衣服比比?”

    “金狗南下,你们在这叫嚣着有什么用,能杀敌啊?”

    “还参军打仗,就凭你们?几个月前金兵打到汴梁城下的时候你们干什么去了?一个个都躲在家里哭鼻子呢吧!”

    “丢不丢人,害不害臊!”

    郭京一顿狂轰滥炸,说得这群读书人哑口无言。

    末了,郭京还朝着他们啐了一口:“后天老子就是禁军统领了,到时候我等你们来报到,谁不来谁生儿子没有**儿!”

    骂爽了,郭京这才走到那个衣着华贵的年轻人面前:“公子,我家师傅请您一起坐坐。”

    年轻人被刚才郭京的一番大骂惊呆了,他从小锦衣玉食,受得是最正统的儒家教育,辩论讲究你来我往,通过道理说服别人,像郭京这样连珠单一般的问话,他从未听过,不过看样子效果相当不错,刚才还依依不饶的一干年轻人被说得哑口无言,一个个悻悻离开了。

    年轻人看了一眼悠哉悠哉喝茶的张珏,犹豫片刻,向他走去。

    他的侍卫小声劝阻道:“殿下……”

    年轻人微微摇头,示意无妨。

    他来到张珏身边,作揖道:“小生肖楷,多谢您的家人仗义执言。”

    张珏拉开凳子,请那明显家室不凡的年轻人坐下,笑道:“倒不是我爱多管闲事,委实觉得他们把金人南下的锅都丢给皇室,有点看不过去。”

    叫肖楷的年轻人眼睛一亮:“愿闻其详。”

    张珏笑了笑:“倒也不是什么高见,就是键盘侠当习惯了,什么事都想杠两句金人两次南下,因为我大宋羸弱,但宋朝积弱已久,都是因为赵氏皇族本身?我看不尽然,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国家弱小,大到皇亲国戚,小到贩夫走卒,每个人都有责任。”

    “除了少数极端情况以外,哪一任帝王不希望自己治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他们之中,不少人都颁布过不错的法令,甚至变法,但为什么成效甚微?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一国之君,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所有人。”

    “一旦利益相关,那些平时义愤填膺的人便不是指点江山、壮志未酬的模样了,他们会置若罔闻,会视而不见,甚至抗旨不遵。”

    “就拿金人入侵这件事来说,作为皇帝,第一想法当然是抵抗外敌,但他说的算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底下的官和兵,有的贪财,有的惜命,心不齐,这仗怎么打?”

    张珏话音刚落,实为宋徽宗第三子、真名为赵楷的年轻人,直接站起身来,向他一揖到底:“先生高见!受学生一拜。”

    赵楷从小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重和元年,年仅十七岁的赵楷隐匿姓名参加科举,一举拔得头筹,成为有史以来身份最高的状元。

    他最喜欢微服,看民间疾苦,听百姓心声。

    可惜宋朝接连被辽国和金国入侵,百姓怨声载道,一般听到的都不是什么好话。

    如今张珏为赵氏皇族仗义执言,他也兴奋不已。

    见那赵楷激动模样,张珏微微一笑,心说老哥你高兴得太早,太小看杠精这种生物了。

    他接着道:“不过有一说一,赵氏皇族领导不利,致使贪官当道,政令不顺,朝廷在百姓的心中的公信力跌入低谷,这口大锅……他们不背也得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