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是一个高手,而且精于算计。他执掌大唐数年,而在此之前,李世民就已经是和李建成斗了无数年,斗争经验丰富。
高程的话,本质上来说,是先吹捧,然后再抛出意图。
这种手段李世民见多了。
所以不软不硬的回了一句话。
李世民倒是要看一看,这各国有备而来的拜访,而且还给他戴了高帽子,意欲何为。在这一前提下,李世民根本就不惧怕。因为,大唐的实力是最强的。
高程也是听到了李世民的话,他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一番话,如果是传入了我高句丽国内,料想无数的士子得知,必然是欣喜万分。我高句丽上下,都钦慕大唐的风采,都希望到大唐来学习。如今有了陛下的允诺,等臣回去后,肯定会有无数人来竞相拜访的。”
李世民笑道:“朕拭目以待。”
话虽是这么说,但李世民心头却是冷笑。他不是什么稍稍被忽悠下,就昏了脑袋的人。李世民可是清楚记得,昔日大隋时,杨广三征高句丽,每一次都耗费巨大,最终是落败。尤其高句丽方面,曾利用杨广好大喜功的秉性,也利用杨广自以为是的秉性,主动投降,然后等大隋的兵马不动,而高句丽方面立刻就发起进攻。这一法子,可谓屡试不爽,屡屡取得成功,使得大隋的兵马吃了太大的亏。
杨广讨伐高句丽一事,其实是杨广自负。因为杨广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那就是什么事情,都要禀报。前线将领坐镇,自古至今,都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是高句丽这里,杨广却传达了命令,说前线将领任一的布置调动,都得向他禀报。
这一来一回禀报的时间,便错失了良机,更是使得军队束手束脚,失去了机动性。在这一情况下,杨广还有一道命令,更是勒住了所有将士的脖子,那就是杨广传令给前线将领,一旦高句丽投降,就不准再厮杀,不准对付高句丽军队。
两道命令,便奠定了杨广落败的局面。
李世民知道杨广犯下了的错误,他甚至前车之鉴引以为戒的道理,他如今要攻伐高句丽,暂时还不允许,所以李世民如今,和高程是虚与委蛇。
国与国之间的联盟,不可靠。
随时都可以撕毁。
所以李世民即便是欣喜于自己作为共主,被尊为天可汗。但实际上,李世民内心却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依照王灿给予的世界地图,他要一一征服地图上的一切,把所有的区域都拿下。
那才是世界大同。
那才是真正的共主。
只不过在当前的情况下,大唐还不具备这个实力。
高程听到了王灿的话,微微一笑,他不知道李世民的心中所想,但他的心中所想很简单,那就是暂时不管大唐的情况如何,只管高句丽。只要高句丽在大唐如此强势的情况下保存下来,那么接下来,高句丽还是有机会崛起的。
高程恭恭敬敬的道:“陛下,我高句丽上下,尽皆仰慕大唐风采。事实上其余各国,也一样是仰慕。我们这些国家,都是蛮夷之辈。所擅长的,就是一点蛮力罢了。大唐天朝上国,乃是各国共主,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