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结算的高额运费,一鱼三吃,而且这种战时运输,还有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简直美滋滋。
为了利润,新生的资本家们各自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运输队,聘请工作人员、护卫,购买马匹、武器和车辆,准备为秦王提供后勤服务。
专门组建的运输队,母国来的商业运输队,加上各部队自行负责的部分后勤(比如铁勒人和花剌子模人自带军粮,蒙兀人则赶着大群的羊上战场),共同构成了秦军此次出征的后勤补给力量。
有了运力,还得有足够的粮草可以向前线运。
秦国的碎叶和河中,以及花剌子模人实控的玉龙杰赤,都是本地出了名的水草丰茂之地,然而再怎么水草丰茂,也无法供应这么庞大的部队和多到异乎寻常的牛马骆驼。
根据秦军参谋部的计算,如果战争时间控制在半年以内,秦国自己实际只能保证全军所需粮草的百分之39(包括游牧民所需的奶酪和他们赶来的羊群),其余百分之61的粮草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枪械、弹药需要从国内运来。
如果战争持续时间超过半年,那么可自给的粮草比例将会减半。如果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那么秦国实际上等于一整年绝收,接下来大部分粮草都必须由母国供应,直到战争结束后自身产能逐步恢复。
秦王的参谋部拒绝把前线可能缴获的帕尔斯粮计算进去,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来源太不可靠,若是算进去很容易出问题,安全冗余太低。
为了弥补这高达六成以上的补给缺口,秦王和他的班子必须竭尽所能。
好在母国本土有充足的粮食,只要能搞到钱,或者让银行相信秦国有偿还能力,那么粮食本身不是问题。
秦国大规模种植棉花已经有了成果,今年收获的棉花运到国内去,就能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
对徐代炫来说,一个额外的好消息是,秦国与本土的联系已经无需走艰难的西北路线,而是可以利用漠南直接绕行到秦国——这个路线直线距离更长,但没有西北那一系列地理障碍,其实反而更好走一点。
再剩下的部分,就得依靠国内的借款和贷款了。
为此,秦王以大片领土和矿山为抵押,从帝国各大银行借贷三千万两新币。
另外在华夏发行秦国国债,这个利息比帝国国债高不少,第一期一千万,第二期三千万,第三期五千万,合计九千万两。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些资金已经足以弥补一切物资缺口还有很大剩余了。
但这方面需要秦军不断获得胜利,地盘越来越大作为基础,若是战争失败,无法获得新的领土,那么这么一大笔钱,仅仅是利息就够徐代炫喝一壶的了。
毕竟是皇孙,帝国皇室不可能让徐代炫落魄至此,为了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内阁在1798年底,向秦国派遣了四千正规野战军。
汉千无敌,这已经成为某种共识。仅仅是听说四千野战军即将前往秦国助战,这就足够让人们相信大秦必胜,从而对秦国国债趋之若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