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乔治?寇蒂斯少校,从今天开始就是你们的中队长了,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点,就是在战斗中,你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我的命令,任何时候都不得违抗!好了,我的介绍到此为止,现在你们也把自己的名号报来。”乔治的自我介绍真可谓是简洁明了。
“我是泰勒?墨菲海军少尉,来自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市。”或许是为了在乔治心目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左边那个少尉抢先说道。
“我是蒙特利?阿德莱德海军少尉,德裔美国人,来自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被墨菲少尉抢了先,阿德莱德少尉显得有些不高兴。
“好了,墨菲少尉,阿德莱德少尉,我们这就算是认识了。有一点我需要首先给你们声明一下,因为rr现在我们太平洋舰队的航母舰载战斗机中队都是采用的典型3机编队,所以我决定‘自我牺牲’一下,亲自担任你们2个小菜鸟的长机,顺便负责你们在航母的飞行训练。为了不在今后的战斗中给我拖后腿,所以,现在就给我开始训练,小菜鸟们!”说完,乔治便带着墨菲和阿德莱德两个人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飞行训练之中。因为两个人在飞行学校已经进行过相关的基础性训练,所以现在乔治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他们进行驾驶飞机在航母起飞降落的培训,让他们适应在航母的起降过程。
有过飞行经验的人都知道“起飞危险、降落不易”的道理,看似简单的起飞降落过程,其实是飞行中技术最为复杂的阶段,而且相比于陆基飞机的起降,航母舰载机的起降更加复杂,也更加考验一个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水平。由于二战时期的飞机都是活塞式飞机,重量较轻,机翼面积较大,升力系数较高,起飞速度较小,滑跑距离只需要100多米,甚至几十米。这个距离航母的飞行甲板完全能够达到,所以这时候的航母弹射器装备并不普遍当然这也和当时蒸汽弹射器的技术尚不成熟有关,只是在战时为了使更多的舰载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升空参加战斗,有些航母才装备了弹射器,“企业”号的木制飞行甲板前端就装有1台蒸汽弹射器。这时候的舰载机,其实几乎就是直接把陆基飞机搬到航母就成了舰载机当然轰炸机之类的重型飞机除外。在舰载机起飞的时候,航母需要逆风加速航行,这是为了增加相对速度和飞机升力。同时,航母的地勤人员会在舰载机的起落轮前放置一块拦阻木,当飞机螺旋桨达到一定转速,获得足够的升空推力之后才会拿开。这时候舰载机飞行员就需要控制好方向和角度,使飞机从飞行甲板起飞升空,而不是掉入大海之中。
舰载机的降落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飞行员必须一边控制飞机降落的速度和方向,一边注意飞行甲板升降指挥官的信号,以便确认自己的飞机能否正确地降落。如果出现错误,就必须立刻拉起,重新尝试降落。当然,此时的美国航母都已经配备了降落阻拦索,因为这东西英国人在二战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它的原理也很简单,一根钢索横在飞行甲板,用刚性的簧片支起几厘米,钢索绕过滑轮连在甲板下面的一个油压减速装置和一个松紧调节装置。舰载机降落的时候用一个捕捉钩钩住钢索,通过油压装置的作用实现减速。这种阻拦装置除了部分零部件的结构之外,其基本原理跟今天的阻拦装置基本一致。在降落的时候,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才可以保证钩住其中一条阻拦索。同时他还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一旦他没有挂阻拦索的话,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加速离开飞行甲板,然后重新准备降落。
其实有过类似经历的乔治明白,舰载机起降给飞行员造成的最大困难,还在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因为航母的飞行甲板相对于陆地机场而言,毕竟还是过于狭小,这就要求飞行员在起降过程中的操纵精度必须非常高,原来那些在陆地机场允许的误差范围,在航母就绝对不能接受。而且航母在海面的不断游弋,可能会对一些刚刚舰的飞行员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势必会影响到飞行员的心理情绪。飞行员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他的技术水平发挥肯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一点在空中加油飞行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而舰载机的起降,其环境比空中加油更加苛刻,对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而要想克这种服舰载机起降的心理压力,除了通过反复不断的训练,就没有其他办法和捷径了。只有先让飞行员从心理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飞行技术产生认定和接受,使他们的恐惧心理逐渐减弱,然后才能发挥出飞行员原有的技术水平。这也是乔治之所以对墨菲和阿德莱德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因所在。
利用最近“企业”号经常出海巡逻的机会,乔治带着墨菲和阿德莱德已经断断续续地进行了超过50个小时的强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