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劳动者全是奴隶。他们平时吃不饱、穿不暖,稍有过错就会被处死,或是被卖去角斗场。而他们生产地粮食,供养着整个罗马国人。”
“但即使是这样,罗马人还并不满意。有一个罗马著名的学者名叫科鲁麦拉,他在自己的《论农业》一中说,有人认为农业收成不好,是因为土地不肥沃,或是气候恶劣等原因造成的。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们把农业交给了奴隶中最坏的奴隶。就像是交给了一群懒汉。这是**,而是不是天灾。对待这群懒鬼,唯一的方式就是把他们交给绞刑吏去处理掉。”
林白泉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唉!我不知道科鲁麦拉说这话的时候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这些他口中说的懒鬼,他的餐桌的食物从哪里来?要是罗马人听了他地建议,把那些奴隶都给绞死,现在的罗马帝国还会不会存在。因此,后来有很多人说罗马人是彻头彻尾的蝗虫、吸血鬼,是很有道理地。”
突忽人曾经也骂过汉人同样的言论,林白泉此时没有把自己再当成是突忽人,所以说这个话的时候,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张锐听罢心里很不是滋味
关于突忽人骂汉人是蝗虫的言论。张锐也听说过。但汉人比罗马人对新征服领地的手段温和多了,最起码没有把当地人都变成奴隶。
要说罗马人是蝗虫、吸血鬼还有几分道理,他们放弃了农业耕种。全靠奴隶供养,可能除了作战、掠夺之外,什么都不会了。
汉帝国制定的新州政策,虽然多收了他们一些赋税,但大多数汉人还是依靠着自己辛勤双手在生活。怎么能和罗马人不劳而获的做法相提并论呢?
“罗马与我国交战之后。就没有再对外扩张过,也就失去了奴隶的来源。这几百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呢?”张锐又问林白泉。
“这正是我要说地重点。罗马人在失去了奴隶来源后,就必须要独立耕种了。大庄园倒闭后,原有的土地分给了当地的平民。但罗马数百年没有耕种过,有些人即使领到了土地,也不愿意耕种。无奈,罗马元老院只得制定法令,分到土地地罗马人必须耕种,违反者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置,甚至处以绞刑。”
“这些新得土地的罗马平民,并不是真正意义罗马公民。他们是当初随着领地被罗马征服而归属了罗马,也随跟随罗马人去征服新的领地,而被罗马承认是罗马平民。但罗马人在失去了奴隶来源后,就想起了他们。他们必须要像以前奴隶那样种地,来供养罗马人生存。”
“按照罗马元老院法令,这些新得土地的罗马人,必须世代耕种,不得从事别地职业,也不得迁移到别处。因此,他们后来也被称作是隶农。隶农虽然不是奴隶,不带枷锁,却被牢牢束缚在固定地土地,还要背负沉重的农税,日子并不见得过得比奴隶强。因此,他们地积极性也不高,生产出来的粮食并不能满足罗马本州人的需求。”
“所以,罗马在对外贸易时,粮食占进口货物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每年罗马要从汉帝国进口至少千万金币的粮食。大汉的天竺等几个新州的粮食,几乎都卖给罗马人。以前新罗、度信两州的粮食赋税,也有大半是卖去了罗马。”
“罗马不仅大量从大汉进口粮食,还进口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果导致了罗马的经济崩溃。在圣祖时期,罗马帝国钱币与我国钱币一样都是纯金、纯银的,因此,彼此间的兑换是一比一。一百年后,罗马人钱币里的含金银比例下降了七成。所以十枚罗马金币只能兑换三枚汉金币。而现在,罗马钱币里地含金银比例还不到一成,一百枚罗马金币也只能换取五枚汉金币。即便如此,汉商也不愿意收取罗马钱币,罗马商人几乎都是用汉钱币在与汉商结算。”
张锐听到这里暗自摇头,自己还想着用鸦片去赚罗马人的钱。没想到罗马的贵金属已经几乎消耗殆尽了,其中有大半是被汉人给赚走了,自己即使把鸦片运去,也赚不到几个钱。
现在张锐终于相信,林白泉说罗马帝国不久将会灭亡的话了。罗马人常年的贸易逆差,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出,终有枯竭的一天。一旦贵金属用完,拿不出钱来买粮食,那么只能走向灭亡了“更为严重地是,罗马财政的困难。导致了罗马军团的堕落。”林白泉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罗马是军事帝国,它是完全靠军队打下来的这块江山。在世人眼中,罗马军团是无敌的。至少不会比大汉军队差多少。但军队是要靠财政支撑的,罗马人早期可以不为钱财服义务兵役,但现在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白白当兵的。”
“据我所知,罗马在西班牙和高卢的军团都在屯耕。这样虽然可以养活军队,但训练必然会受影响,战斗力也可想而知。罗马的几十个军团与单于**队对持一年多也没有分出胜负,想当年那支无敌地罗马军团,只出动几个军团就能横扫周边国家。唉,竟然衰弱到如此地步,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张锐也傻眼了。怪不得罗马军团先是败在穆莱.哈桑之手,现在又与农兵为主的单于**队打得不分胜负,原来自己也变成了半农半兵。
“更为可怕的是。罗马人在苏丹损失地那十万军队,是为数不多由纯粹罗马人组成的军团,是不用屯耕的精兵。损失了那十万之后,罗马只有在本州还有十万这种军队,除此之外都是由行省人组成的军队。在这些行省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是十个由日耳曼——哥特人组成的军团。”
张锐奇怪地问:“罗马境内怎么会有这么多日耳曼人?”
林白泉道:“奥古斯都在重新征服高卢和消灭萨拉西人之后。派兵进入多瑙河沿岸,与日耳曼人隔河为界。但有着强大战斗力的日耳曼人一直是罗马人的心头之患。特别是特乌托布尔之战后。罗马人想方设法分化瓦解日耳曼人。”
张锐身为军人,非常清楚特乌托布尔之战。这场作战,是罗马军队几次不多的败仗,但败得非常之惨,全军下无一幸存。这场战役也导致了罗马人不敢再继续北。
这场会战,对罗马是不幸的,对日耳曼人来说,却是非常有纪念意义地。恩格斯说过:“同瓦鲁斯之战,是日耳曼民族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场会战,使得日耳曼尼亚免遭罗马人的入侵,而取得了独立。”
前世历史地乌托布尔之战,不仅导致日耳曼人的独立,还使得罗马北部边疆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也为罗马人遭受“蛮族”人入侵埋下祸根。张锐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个时期有如此之多的日耳曼人愿意为罗马人效力。
林白泉揭开了他心中的不解:“罗马帝国在与大汉交战之后,东进扩张受阻,因此又打起了北进的主意。但日耳曼人像一头拦路虎横在北面,让罗马人投鼠忌器。罗马人打仗胜仗不仅靠军事实力,正确、巧妙地外交手段也至关重要。”
“当时地罗马皇帝奥利乌斯三世,就是利用外交手段分化了日耳曼人。在罗马人的挑拨下,莱茵河以南有数十万日耳曼人与莱茵河以北地日耳曼人产生了矛盾,进而双方发生了战争。”
“这场战争本来双方势均力敌,但后来河北的日耳曼人得到了单于人的帮助,河南的日耳曼战败,被迫向南转移。奥利乌斯三世收留了他们,并从高卢行省中划出一块地安置他们。奥利乌斯三世给了这些日耳曼人高度的自治权,目的就是有朝一日用他们去攻占日耳曼地区。”
“这部分日耳曼人不知奥利乌斯三世不怀好意,他们感激奥利乌斯三世收留他们,并分给他们土地,于是向奥利乌斯三世发誓,永远看护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疆,并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哥特人。”
张锐这才明白,哥特人原来是这样来的。
“可还没等奥利乌斯三世完成自己的计划就一命呜呼了,他的继承者显然没有他的雄心壮志,只想稳固罗马帝国现有的疆域。由哥特人为他们看护北部边疆,也是不错的一件事情,于是新罗马皇帝承认了奥利乌斯三世给予哥特人的待遇。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经常作战,所以一直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现在十个由日耳曼——哥特人组成的军团,有三个在北部边疆驻守,四个去单于人作战,还有三个调到埃及行省以防苏丹人。可以说,现在罗马一直靠着哥特人在作战,其他行省的军团战斗力很差,根本就是滥竽充数。”
“而罗马人如此依赖哥特人保护又有着非常大的隐患,倘若哪天哥特人不愿再做罗马人的看护神,甚至想取而代之,那么罗马也就彻底完了。这不是猜想,而是可能性很大,特别是现在罗马人军费紧张的情况下,一旦发不出哥特人的军饷,我敢保证哥特人会立马作乱。到那时,外有苏丹、单于、日耳曼人的威胁,内有哥特人的叛乱,罗马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回天无术了。”
“这次去罗马,也许是看罗马帝国最后的一眼了。因此,我才厚着脸皮,要跟着殿下来啊。”林白泉说这话时,脸既有兴奋之色,也带有稍许遗憾之意,似乎这个千年帝国的灭亡景象已经在他脑海里预演过一样。
林白泉的一番话,让张锐受益匪浅。原来一个貌似强大无比的帝国,竟然会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脆弱得轻轻一碰就会完全坍塌。
这次的和谈,也是因为罗马人快支撑不住了。要是我们这次去再在罗马人伤口撒把盐,更要加快罗马人的灭亡速度。
罗马人虽然与自己没有仇,也没有挑起对汉的战争。但只有罗马帝国灭亡了,汉帝国作为这个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才能永保安宁。为了汉帝国的强大,我们一不做二不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