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骑军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十九章 复活的人
    “请用茶。”在茶室里,张锐紧紧盯着眼前这个被他认为早已死去的人看了好半天,才确信自己的确没看花眼,也没有撞见鬼。

    “深夜前来拜访大人,实在冒失。”端坐在张锐面前的人正是久违的尉迟易格,他满脸歉意,又朝张锐施了一礼。从大门口到茶室仅仅几步之遥,他就反复向张锐道了三次歉,足见他本人并不想深夜扰人,定是因紧急情况不得已而为之。

    西征鲜卑时,张锐在第二次攻克基普城后,把尉迟易格和他的弟弟尉迟敬格一起释放了。当时,他断定这两兄弟会遭到和其父同样的下场。

    西征结束返回时,在萨拉托夫镇张锐看到了左贤王留下的布告,知道尉迟晖已经死了,而这两兄弟却意外逃脱了。但张锐始终认为尉迟两兄弟最终逃不过鲜卑人的通缉,而且他回国后的两年里,从没有得到俩兄弟的任何消息,所以认定他俩已经被鲜卑人抓住杀害了。

    万万没有想到,会在两年后的今天,在自家门口遇见尉迟易格。冷不丁一见,还以为是见鬼了。跟他握握手就知道,尉迟易格的的确确是个有体温的大活人,模样没变,嗓音也跟原来一样。眼下,还正在他对面一起饮茶。这情形,既不是见鬼,也不是做梦。

    张锐满脸沉痛地叹息道:“尉迟老弟。虽然在战场我视你父亲为第一劲敌,但本人是一直非常敬重他地。对他老人家的蒙难,我深感痛惜,也遗憾今生无缘亲眼目睹他老人家的尊容了。唉!失去了一位深深敬仰的对手,从此征战无趣多矣!”

    尉迟易格悲痛地低下了头。当年他第一次见到张锐时,就听张锐说过。他非常敬佩自己的父亲。后来张锐与他的父亲交手,他不仅没有听张锐辱骂过父亲,反而屡次见到张锐公开对部下说,尉迟晖是一个可怕但值得尊敬地对手。所以,他完全相信张锐的言语,内心也十分感激张锐尊重他父亲。

    唏嘘了一阵,张锐又对尉迟易格说:“尉迟老弟,我们曾经也是对手,但你和你弟弟在战场英勇的行为,也值得我尊重。当年。在战场不便与你们结交,如今你来都看望我,就是我尊贵的客人。所以。如若不嫌弃,你我还是兄弟相称。”张锐神色和蔼、话语亲切,仿佛早就在盼望尉迟易格的到来。

    “大人乃天朝重臣,鄙人只是一个有国难投、有家难回的……落难之人,哪里敢与大人您兄弟相称?”尉迟易格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酸楚之意猛地涌向他的喉咙。说到最后,他的牙齿紧紧咬住嘴唇,深怕眼泪会流淌下来。

    尉迟家是鲜卑的八大家族之一,即使从鲜卑建国算起,也有三百多年地历史。长达3个世纪的时期。尉迟家一直是皇族拓跋氏的忠实卫士,信守、护卫着鲜卑国地次序和领土。

    而他本人,即使基本没有希望继承尉迟家业。但也是一个有着美好前途的鲜卑世袭贵族青年。在与汉帝国交战之前,他一帆风顺,如今却落得个家破人亡、四处飘零的下场。他的家族被拓跋氏灭门了,父亲被拓跋氏杀害了,弟弟及其家人被鲜卑人通缉。跟老鼠似的东躲西藏。连普通平民的生活都过不。现在,他还不得不低头来向曾经的敌人求助。心里的滋味难以言表。

    说实话,张锐对自己当年在战场没能正大光明的战胜尉迟晖,而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杀害了他,还累及了他的全家人地事情,还是有些歉意的。

    谁都想当英雄,谁都想正大光明地战胜敌人。但是,在他完全没有把握,也没有机会从正面击败尉迟晖的危急关头,他也不得不充当一回阴险地小人。

    他知道,如果后世评价起他谋害尉迟晖的这件事情时,可能大多数人会把他看成是奸诈阴险的小人,而会视尉迟晖为英雄。人们总是偏爱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就如前世时的项羽、岳飞、文天祥、袁崇焕等等人,他们英名及事迹口口相传,永载史册。

    而对于这种悲剧英雄,张锐并不羡慕。如果一定要选择地话,他宁愿当促成这类英雄人物地反面小人。“虽然后世的名声不好,但起码是保住了自己以及全家人地性命。再说把英雄给害死了,也算得是有些真本事的小人。”张锐暗暗自嘲了一番,又见尉迟易格一副落魄的模样,不由得起了怜悯之心。

    他从尉迟易格的表情和言语可以判断,自己和左贤王合谋谋害尉迟晖的事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泄露出去。同时他也好奇,这两兄弟这几年是怎么躲过鲜卑人的通缉的,尉迟易格来找自己又为了何事?

    客套了一阵,他便直奔主题,询问尉迟易格的来意。尉迟易格也很坦诚地说出了来此的目的。

    原来,张锐释放了这俩兄弟之后。俩兄弟先回到尉迟家的领地,准备随后与父亲尉迟晖取得联系。没想到,他们的信使还没有来得及派出,有一万鲜卑军却突然出现在尉迟家的领地。

    这时,尉迟两兄弟才得到消息,父亲尉迟晖因犯了叛国、谋反等大罪,已被鲜卑单于缉拿。这一万鲜卑军,全是来缉拿他们全家人的。全族人都深信家主尉迟晖蒙受了不白之冤,都相信鲜卑单于会最终查清事实真相,还父亲的清白。

    但因此也产生了分歧,全族人分成三派意见。一种意见是。主动向前来缉拿地鲜卑军投案自首。这样的话,可以证明尉迟家没有谋反之意,对已被捕的家主也有好处,能早日洗脱他的罪名。持此类观点的,是以一些家中的元老为主。

    第二种意见是家族中地主要人员去投奔右贤王,请他出面为家主尉迟晖主持公道。而留下的族人向鲜卑军投降。尉迟易格就是这类意见的代表人。

    第三种意见是立即起兵,先击败一万来犯的鲜卑军,然后再去向右贤王求救。尉迟敬格是这类意见的主要代表。

    经过一番争执,尉迟易格的意见被大家采纳。尉迟俩兄弟带着全家人及数百家族子弟出奔,留下几位元老带领全族人向到来的鲜卑军投降。

    尉迟两兄弟带着全家人千辛万苦才躲避过鲜卑军的追杀,到达了右贤王的领地。此时,弟弟尉迟敬格却对尉迟易格说:“父亲的情况不明,我们一路来也没有听到右贤王有声援父亲地举动。现在全家人的性命都在你我之手,万一右贤王有变,我等岂不是自投罗网?”尉迟易格当时只觉得弟弟太过小心。谋害父亲的是左贤王,而右贤王一直与左贤王水火不容,他岂能帮助左贤王来谋害自己一家人呢?

    由于尉迟敬格坚持己见。尉迟易格也同意先派些人去与右贤王接触,如果没有问题,全家再一起过去。

    尉迟敬格担当了这个任务,领着两百家族子弟去普六城与右贤王接触。而尉迟易格则带着家里剩下地人,躲在伏尔河以西北部的一处密林中等待消息。

    果然,尉迟敬格的担忧成了现实。尉迟敬格等人遭到了右贤王部下的围攻,两百余家族子弟,最后只有十余人冲出包围圈,尉迟敬格也受了重伤。

    尉迟敬格等人返回会合地点的路,巧遇到父亲尉迟晖的侍从官班图。从他的口中得知其父尉迟晖已被凌迟处死。而留在家族领地的族人也遭到了屠杀,大部分族人被杀死,少部分逃到北面。

    尉迟敬格和班图把这个消息带回后。尉迟易格和全家人都彻底绝望了。家主被杀,领地的族人也被剿灭,而左右贤王又联手在追杀家族剩下的人。天下虽大,但已经没有尉迟家容身地地方。

    就在大家心灰意冷、迷茫无助之时,班图又转达了家主尉迟晖的口信。传家主位给尉迟敬格。对此。身为哥哥的尉迟易格并没有不满,他在很久以前。就知道父亲是有意把家主之位传给弟弟尉迟敬格。而且尉迟易格也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能带领全家人摆脱危机。因此,他全力支持弟弟接掌尉迟家主之位。

    危难之际,尉迟敬格没有退缩,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随后乘着汉军进攻,尉迟敬格带着剩下地族人,又向西渡过伏尔河,回到家族领地。同时派人四处寻找失散的族人,联络同情尉迟家族的人。

    不到三个月,就汇集来了五万余人。一些是屠杀时逃走的族人,还有一部分是前任家主尉迟晖的部下。其中,能编制作战地有七千余人。

    尉迟敬格带着这些人与鲜卑军周旋,有时他们还会与同样被鲜卑人追杀地巴洛夫合作打击鲜卑讨伐军。就这样拖过了数

    到了去年落雪之时,情况有了变化。汉军在伏尔河以西停下了进攻的步伐,还把大部分兵力部署在普六城一带。没有了汉军地威胁,鲜卑军就可以放开手脚讨伐巴洛夫和尉迟部。

    鲜卑军势大,尉迟敬格见事不可违,便果断决定,全族人向东渡过伏尔河,进入汉军占领区。

    到了汉军占领区后,尉迟敬格带着全族人在北部人烟稀少的山林地区驻扎下来,那里没有多少汉军在活动,尉迟敬格也严令族人不许去骚扰汉军。

    汉军对他们这股人,开始还怀有戒心,后来见其没有丝毫冒犯汉军的举动,就默认了他们的存在。就这样,尉迟部与汉军相安无事相处了近一年时间。到今年下半年,尉迟敬格听谣传说汉军有撤退的打算,又听说鲜卑老单于已死。左右贤王反目。

    尉迟敬格担心,一旦汉军撤走,左右贤王会同时向伏尔河东部进兵。尉迟部与两位贤王都有深仇大恨,不可能归附其中一方。而按尉迟部现在地实力,又没有能力阻挡两位贤王的部队的进犯。

    因此,尉迟敬格任命哥哥尉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