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那是什么人?唐开国之时,秦王李世民就累下赫赫战功!
即位之后,更是以史为镜,兢兢业业数十年,造贞观盛世。
这家伙也好意思自比唐太宗?
就看看他现在做这些事,哪里有一点明君的样子?!
金兵南下,已经到了黄河,大敌当前,杀掉一个已经即位的皇帝,还是篡位,会给朝堂带来多大的动荡?
他一个理工狗都晓得其中的厉害!
这傻弟弟赵楷还状元,就这个种样子?
他也配姓赵?也配当状元?
“得亏不是我亲弟弟,我不拿拖鞋抽的他亲妈都不认识,我不姓赵!”
赵桓看着沈从问道:“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当然,赵桓一点也不认为自己让亲从官从雪地中站起来,让他们休息,就收买军心了。
如若这样可以收买军心,那岂不是天下唾手可得?
不要开玩乐了好不?
他还没那么自恋!
自己也没有什么王八之气四溢而出,小弟纳头就拜,美女投怀送抱不能想太多。
沈从跪在地上说道:“大宋现在危如累卵,稍有不慎,就是国朝倾覆。届时天下黎民苍生,皆陷囫囵,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金兵就在城外十里处的黄河岸上!郓王殿下若有鸿鹄之志,安能在此时选择做此等忤逆之事?”
赵桓明白了,这沈从是不看好郓王。
并不是不看好郓王赵楷他能不能登基,事实上,只要沈从选择束手旁观,这赵楷进宫拿皇位,易如反掌。
沈从是不看好郓王赵楷他能够成为一任明君!现在这种情势下,赵楷的做法,无疑会寒了所有忠义之士的心!
比如这个沈从!
这个赵楷能在国难之时,做出如此下作的事,那他什么做不出来?
跟着这样的皇帝,下场也绝对好不了。
“沈指挥,这事你可有主意?”赵桓问道。
如果这沈从没有办法,就不会有这次的延福宫奏对了,他这点判断能力还是有的,赵桓也没有被马上要面临的危机,给吓的慌了手脚。
虽然表面上,赵桓稳得不行,其实心里慌得一批。
这可是宫变的大阵仗啊!光从电视上看,哪一场宫变不是血雨腥风,血流成河?
虽然在正常的历史线里,这次的宫闱之变,应该是宋钦宗赵桓大获全胜。
否则宋钦宗怎么成为靖康之耻的男主角?
两帝被俘里面可是有宋徽宗一席之地的。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引得蝴蝶反应,发生不可知的变化。
“种师道,种少保率领西军驰援汴京,十万精锐甲士就在城外。可做依仗。”
“而宫内有三千亲从官皆议论纷纷,不愿伙同亲事官起势,甚至亲事官中也多为不满!”
“郓王能依仗的就是六千的亲事官,还有数万京师禁军。禁军名为禁军实为权贵家奴,其战力可忽略不计。”
禁军是家奴?
“所以,陛下平叛之事,极为容易。就是现在,让大理寺少卿前去拿人,这宫闱之变自然就没有了。”沈从说完看着赵桓,他想从赵桓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可惜赵桓一副面瘫脸,脸上并没有变化。
他还在懵逼,老半天才梳理清楚了这复杂的关系。
城外有一只勤王军,好像算是靠得住。
皇城内有数万禁军都是渣渣。
而六千亲事官是这次宫变的主攻手,还多有不满……
沈从说的这些,其实这是一次试探,来自于大宋武官集团的试探。
宋重文轻武,武官集团需要知道赵桓的态度,也需要知道赵桓的心性和能力。
赵桓听到沈从说极其容易,初以为沈从在胁迫自己升官,或者有其他更大的意图,但是他还是从这话里分析出了些许东西。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让大理寺少卿拿人,无宫闱之变之实!
这郓王赵楷最多就是罢官削爵,甚至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扯皮之后没有结果。
第二条路,就是等待郓王赵楷叛乱,坐实其叛乱的举动。
意图谋反,到时候就不是扯皮,而是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要杀要剐,就只能听自己这个皇帝的意思了。
赵桓很喜欢走第二条路,但是第二条路,很危险。
如果皇城内的三千亲从官,挡不住那六千亲事官,被人一路从那个东掖门打进这延福宫,自然万事皆休!
即使僵持,京师禁军挡住了种师道的城外十万西军,他还是要死。
毕竟郓王人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