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抗日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十三章 迷惘的田中次郎(2/2)
回报了他可以移民到那边过富裕的生活。但是难道他是为了这样的生活来到这个时空的吗?在恍惚了二个月后他最后决定还是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忙帝国正在进行的战争。

    在上海战争中现华军可能有潜艇后日军一度很害怕抗五军水上敢死队的潜艇北上。如果被炸沉更多的军舰甚至切断日喷本岛到朝鲜、大华的航线那么连东北也难保住了。

    所以防止潜艇成了日军海军的头等大事。他们加紧生产深水炸弹在好多军舰上都加装深水炸弹投放器。日军自己有七十艘潜艇都放在本岛到朝鲜之间的航线间巡逻。这样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还一天到晚提心吊胆。

    这时“科学家”田中曾男先提出了一个明来改进深水炸弹的效果。当时的深水炸弹是定水深来爆炸的:估计敌人潜艇在什么深度把深水炸弹上的引爆器定在什么深度;等炸弹沉到这个深度了水的压力就引爆炸弹。

    这种方法有明显的缺陷:炸弹在三十米水下爆炸潜艇可能在二十米深度或者潜艇在四十米深度这样炸弹就白炸了。

    田中提出的办法是在深水炸弹上装上一个金属探测感应器也就是相当于地雷探测器的原理。虽然水对电磁波的阻力大但潜艇的个头也比地雷要大好多倍这么大一个金属物体在一米到三米内被探测到还是没问题的。这样深水炸弹就不用定水深了扔下去遇到潜艇的旁边就自动爆炸。没遇到潜艇就要到一百米才爆炸(当时的潜艇最大潜深是一百米)。

    这种深水炸弹在海军试验后现效果比原来定深度起爆的炸弹要好上十几倍被命名为“潜艇克星”。田中曾男因此受到嘉奖。

    田中曾男经过分析还向海军司令部提出了一个看法。从上海的工业水平看他认为抗五军的海上敢死队不可能有潜艇。而最大可能是用潜水员操控的鱼雷对日军进行了袭击。而这种潜水员操控的鱼雷不可能从水下推这么远到北方只能用船只载到北方来。所以现在要做的事是不让有可能载有这种鱼雷的船只北上。

    他建议在让在上海、南京等地的情报网加强搜索抗五军水上敢死队的情报。日军的情报网还是很利害的虽然共济会、抗五军纪律还是比较严的但总有一些零碎的信息流传出去。蛛丝马迹拼凑起来大致证实田中曾男的推测是对的。

    日军采纳了田中的建议他们禁止大华的船只驶到黄海以上对离开大华港口的外国船也加强警惕。而日军军舰见到他们认为怀疑的船只不是开炮打沉就是避得远一点。

    另外田中还搞了一个“新明”就是投放式声纳。这种把声纳放在海面上把收集到的声音用无线电送到军舰上。这样一艘军舰就可以防守很大的一个范围。

    这个明对另一时空的人来说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对这个时空的人就是一个伟大的明。

    另外田中提出要组建特别部队来报复抗五军敢死大队的行动。在6军参谋部原来小野的助手野山太平也同意这个建议。野山太平可以说是小野的徒弟他也听过小野次郎讲过这种部队的用途学习过小野训练部队的一些方法。这个建议也得到日军军部的采纳并以野山太平作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因为这些设计和建议有功加上原来小野次郎一些狐朋狗友的关系田中曾男因此被调入军部参谋部破格升为上尉参与负责军方的新式武器设计的部门。

    而野山太平就从各部队中抽调强壮的或者是会华语的士兵并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另外还对他们进行华语强化培训让他们穿华军、华人的服装使用华军的武器。野山自己就是从耳光训练中培养出来的所以他觉得他的特种部队要特别加强这方面教育。导致这个部队的人三天两头鼻青脸肿的。

    抗五军水上敢死中队的人不是没有想过用船拖了人力潜艇去北方海域。实际上这人力潜艇的活动范围实在是太小了放在只有几千米宽的长江上伏击还行。到了大海上就是用船拖到了北方也不一定就能打到敌人舰艇更别说打了后自己再逃回来。现在从日军海军的电报中知道他们的戒备森严又从平安联运等公司知道了敌人对各种船只都有戒心就暂时放弃了这个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