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抗日记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经济调整
    一九三四年新年到来的时候财迷已经到上海好久了。

    一九三三年下半年热河抗五军与日军正在拼命战斗时蒋中才的中央政府看到塘沽协定签订后关内暂时没有战争阴影了他把军事放到各地的“剿匪”上自然不提还开始了经济方面的调整。在这方面的政策不知道是不是有意针对共济会反正对共济会大华银行的影响很大。

    这一年多来大华联合银行与其他的银行一样可以印自己银行的钞票。这里面的作用可太大了!你银行的资本金虽然只有几千万但可以印出去上亿、甚至几亿的钞票!因为有人在你的银行存款而且不会一下子都来取款;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在流通中。这样银行可以贷出去的款就多效益就好。共济会自己的马鞍山建设要用的资金以及杜重远先生要建设一些对民生有益、本身也有利润的轻工业有了联合银行资金上就没问题的了。

    可下半年中央出台了两条关于金融方面的政策:第一条是不让银子流通改为货币还有配套的禁止银子出口等政策。说得简单点就是如果你手中有银子只能按国家定的价钱卖给国家这个价格当然要比国际市场价要低得多。

    第二条就是各银行不得自行印钞票只允许四大银行印。统一货币对来自另一时空的财迷而言觉得完全正常的。各家银行自己印钱信誉不好的倒闭了钞票成了废纸有些百姓就遭受损失。而且政府完全不能调度经济甚至不能准确统计宏观经济。所以财迷觉得这一条属于正常事情能够理解。

    但这一条政策对大华联合银行的影响太大了。对有的小银行影响就没这么大:因为他们自己的钞票人家客户不想要、不敢要一定要现大洋所以印得很少。而大华联合银行客户主要是生意人在各地跑反而要他们的钞票而不要银洋带着轻好藏匿。这一年多来他们的钞票了很多现在突然要回收是个大问题。这可把银行的宋文华和卢作孚、杜重远他们给急坏了一定要在北平的才弥先生回去。

    九月底财迷回去后推出了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放支票本让一些老板带上支票本填了数字、签个名字就可以了;这样看上去比带钞票还要方便路上掉了、被人抢了也没关系很受生意人的欢迎。另一个就是电报转账又快又方便。这样很多客户都把钞票变成了银行户头上的数字加上现在有很多流通的钱都在共济会自己的工厂、商行里本身银行里的底子也厚现金还是有一些的。所以回收自己钞票的事就这样应付过去了。

    不过共济会自己在马鞍山的一些项目因为需要钱去应付这次资金上的紧缩就只好暂时停下了。

    不过这个政策不光对大华联合银行有冲击对很多中型银行都是一个冲击也有因此而垮台的;而大华联合银行波澜不起就应付过去了信誉变得更好有更多的人转到他们银行来存款所以慢慢对他们还成了好事。

    对科辉企业来说从四大银行印的统一钞票中得到另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