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坚强的内心时,你可以抵御很多的困难,克服很多的难题。至于眼前尚且看不到的东西,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操心那么多。正如您刚刚所说的,生命太过短暂,如果我们瞻前顾后,那很可能什么事也做不成。”
“这些道理我都清楚。在前往北方之前,我也是想好了一切可能的后果,甚至已经将我的东西都整理好,哪怕我无法再从北方回来,你们也可以接手。可是,当我抵达北方,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它的庞大,那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仿佛一个不信神的人,突然看到了神灵……也许他们就是我们所想象出来的神灵的源头。他们来过,他们存在过,也许他们还会再降临,很多的圣歌中不都有这么一句吗?”老杨教授颤抖着说道。
魏斯有意在心理上进行正面的引导:“如果他们注定还会出现,如果他们出现注定给我们带来一场无可避免的灾难,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活在这自由空气中的每一刻?”
老杨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满怀温情的目光投向小杨教授。过了一会儿,他说:“小糖果还在洛林,我想你们也该回去了。容我收拾收拾,跟你们一块儿去一趟,去看看我的外孙女,顺便在洛林各处走走,看看当年工作过的地方。”
接着,他对魏斯说:“我觉得你说的很对,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我这一辈子年轻的时候总是在外面奔波,用我的双脚丈量这片美丽的土地,用我的双手探索出了许许多多的矿藏。而今,我虽然不太懂得享受生活,但应该尽可能回归家庭,多陪伴我的家人。谢谢你让我领悟到了这一点!”
魏斯笑而不语。
在回洛林的火车上,漫长的旅途中,老杨教授没有再跟他们聊有关北方的事情,而是说起了过去的各种冒险经历,特别是他遇到的那些滑稽或是稀奇古怪的事情。之前魏斯并没有觉得,但段时间他发现老杨教授呆在教室或是住处的时候,显得格外的沉默,而当他踏上旅途就会变得非常健谈,仿佛旅途才是他的人生,才能够放开自我。
抵达了洛林之后,特别是回到了克伦伯-海森城堡。在饭后的聊天喝茶时间,魏斯又谈起了北方事件,老杨教授说那个很可能颠覆人们一切认知的太空飞船残骸就静静躺在北方寒冰之海的海床之下,离海面大约1600尺,不算是特别深,但是遗迹并不只是在海床上,而是覆盖着一层厚达500尺以上的泥沙。如果结合起地质地理的变迁,大致还原当年的状况,那个庞然大物应该是带着极高的动能坠落到了星球上,它是何等的坚固,能够穿透极为坚厚的冰层一直落到了冰层下方。正是因为埋藏在了冰层之中,哪怕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岁月,它依然大体保持着完整的形态,然后部分冰川融化,它落到了冰层下方的泥沙中,又在漫长的岁月中积上了厚厚的覆盖物。如果不是威塞克斯搜寻星源石而在海床上进行钻探,不知道还要经过多少年的变迁,它才会重新显露在人们的视野中,也许永远都不会有那一天。
说到威塞克斯人在北方寒冰之海钻探矿藏,魏斯不禁向老杨教授请教,在那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想要开采矿藏,难度和成本应该都要比在正常的地面开采更难。老杨教授解释说,威塞克斯人的生活环境跟诺曼人以及联邦的正常认知都有所不同。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他们的大多数领土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冰天雪地乃至于在厚厚的冰层上建立钻探架。至于为什么会在北方探寻星源石矿藏,老杨教授觉得他们并没有说实话,因为他们肯定是有所研究,循着某些启示或是踪迹才会在那种偏远的地方进行钻探。至于这线索究竟是什么,他暂时还没有找到靠谱的头绪,不过通过一些学界的传闻,可以推断威塞克斯人掌握着某种探寻星源石的特殊技术,而在诺曼帝国占领了他们的大半领土之后,这种技术被他们转移到了北方,便于战争时期在北方进行运用。当时北方的寒冰之海是他们能够探寻资源,努力重整军备为数不多的可选区域之一。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也能够大致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至于老杨教授提供的这些信息,魏斯进一步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北方事件不是诺曼人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事实存在的,是亿万年前来自星空的高等级文明,他们不仅给这颗星球带来了生命的源泉,还让衍生而来的新文明在工业时代获得翱翔天际甚至进入太空的助力。在他们的辉煌时期,很可能是以联邦共和国或是更为高级的民主制度形式存在的,甚至有可能是乌托邦式的形态——循着文明发展的轨迹,人们发现皇权的种种积弊,最终将其推翻迎来更适应发展需求的民主制度,诺曼帝国的统治阶层此前已经在他们自己发现的太空飞船遗迹中得知了这一点。
如果这些推论都是正确的,诺曼人在准备着什么?接下来又会干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