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情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1部分(2/2)
,都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夫妻终究不是战友,更多的包容会略显小了许多,或许是会使矛盾膨胀。女人的小性子,特别乡下女人的小性子,很不得了。偏见中夹杂着小心眼儿,再捎带着滚刀肉样的不讲理,那你就什么招数都没有了。你能怎样?自己的老婆啊。阿成就怕这些情况的产生,不管怎么样,得哄雪凤高兴了才行。

    老婆,快到我老丈母娘家了吧?阿成在搞笑地问雪凤。

    瞅你个傻b样!你就不会说咱妈家?人都有双重父母,我妈也是你妈知道不?别整得太生分了,进屋先叫一声妈好不好啊?这些不用我教你吧?雪凤咬咬牙根说道。

    不用教,现学就赶趟。阿成屁溜溜地说道。

    这兵让你当的,越当越回旋!就那事儿没有荒废,还懂得怎么玩耍。我看,其他的,你是越活越矜矜。雪凤不屑一顾地批评阿成。

    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老婆你行啊,说的非常透彻,说的非常到位,说的忒他妈的好咧!向老婆学习,向老婆致敬!阿成紧跑几步,在雪峰面前立正站好,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看到自己丈夫滑稽的一幕,不由得扑哧乐了:瞅你个傻样!我可承担不起你的军礼,还是给你的战友敬去吧。

    两个人一路走来一路打打闹闹,眼看就要到雪凤的娘家了。怀里的小宝睡得全身软绵绵的象根面条似的,汗喇子都流出嘴来了。雪凤就换过姿势想叫醒孩子,这时阿成动了恻隐之心:别叫醒孩子,让他再睡一会。

    老是这个姿势抱着,我的胳膊都累酸了,要抽筋了。雪凤诉苦道。

    我来抱一会儿。说着,阿成接过孩子。

    阿成刚接过儿子,这小子就睁开了眼睛,醒了。阿成看到小宝醒了,就竖起来抱着儿子说道:儿子醒了,爸爸把你抱得高高的,让你看看姥姥在没在院里。说着,阿成把小宝高高举起,一路小跑地向前。小宝被爸爸的举动弄得嘿嘿地笑起来,那笑意,还夹着刚睡醒时的倦怠。

    雪凤也受到感染似地,手里拿着大包小裹也跟着吃力地跑了起来。

    走近雪凤娘家的院门外了,屋里的人看到有人走进院里,看门迎出来。雪凤看到是妈妈,就大声喊道:妈!是我。阿成回来了,来看看您。

    哎吆,是阿成回来了。快把孩子给我,让我看看大外孙子。

    雪凤让我见到您先叫声妈,妈!您好。说完阿成侧过脸去笑嘻嘻地瞅着雪凤又说道:老婆,我是不是很听话啊!

    雪凤又想生气又想笑:我说阿成,你是三岁孩子啊?说话还得大人教呀?

    你看看,你刚教完我,我照着做了,多听话呀?妈,您听听,你女儿忒不讲理了。说完,嘻嘻嘻地自顾自走进屋里了。

    你们两个刚凑到一块就犯贫是不是呀?等会儿我给我姑爷儿炖鸡吃,就堵住你俩的嘴了。说完也憋不住地乐了。

    哼!雪凤撅起小嘴,假装气哼哼地走进屋里。

    妈,我爸忙啥去了?阿成小嘴甜蜜蜜地问道。

    你爸呀,整天瞎忙活,不知道干啥去了,快回来了。老丈母娘说道。

    哦。有啥活要我帮忙干吗?阿成显得很会来事儿了。

    得!有活也不要你帮着干,走这么远的路,歇会儿吧。老丈母娘很体恤地说道。

    这时,雪凤走进阿成跟前,小声说道:你行啊,在家都不帮我干活,你来这装什么装?猪鼻子插大葱!雪凤说完嘻嘻嘻地笑起来。

    这不是老婆你教育的好嘛!阿成也嘻嘻嘻地笑着。

    你变得油嘴滑舌的了。当兵前我可听说你是个乖孩子,老老实实的,从来不招灾惹祸。

    我现在不是也很好吗?人总是要进步的嘛,老是乖孩子那怎么行!当兵的不羡慕乖孩子,不做乖孩子,更不是乖孩子。他应该是不怕死的刚强的孩子。阿成故意扬高了声调对雪凤说道。

    得!得!这些大道理我听不懂,你呀,还是做个乖丈夫、乖爸爸算了,是不是呀我的好儿子?雪凤看到妈妈抱小宝进来,就顺便说到。

    阿成,你看着小宝,让雪凤帮我抓鸡去,今天吃两顿饭,炖鸡肉吃。雪凤妈对着阿成吩咐道。

    妈,我帮你抓鸡去,我抓鸡可有一套了。阿成主动要去帮干活。

    你可别去了,你抓鸡的水平我可领教了。你抱着小宝吧,我去帮妈抓鸡去。雪凤不太理会阿成地说道。

    姑爷走进门儿,小鸡吓掉魂儿。在乡下,还保留着女婿来老丈母娘家时,必杀鸡宰鸭的习俗。倒不是非得吃鸡鸭不可,而是体现一种对女婿的盛情款待而已。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老丈母娘疼闺女,结了婚后那得从疼女婿开始了。所以,女婿进门了,就是再困难,老丈母娘也要弄些可口的饭菜来招待女婿。这种不成文的习俗,着实为难了最困难的老丈母娘家。而乡下每家都养鸡鸭鹅,所以,杀鸡宰鸭,便成招待贵客的上好的佳肴。好在雪凤娘家的生活条件还算可以,在当时的乡下算是中上等的过日子人家。不愁吃不愁穿,还有零钱花,这就足矣了。

    在乡下,姑娘家找婆家要看男方的根正不正。就是说,父辈都不务正业,整天价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肯定会影响到孩子。所以,父辈有不务正业者,在儿子说媳妇的事情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有特例的,父辈不学好,孩子却非常争气,偏偏就很好,与父辈格格不入,大相径庭。

    阿成家的根没有劣迹,也就是说,根红苗正。阿成爸爸老实得一杠子压不出一个屁来,更不会与人不三不四的,诸如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种种劣迹,在他身上没有一点痕迹,整天就知道干活,非常孝敬父母。所以,在阿成去老丈人家之前,三番五次地对阿成提醒,千万要尊重老丈人,不是没有前因的,他就是在孝顺父母的日子中过来的,心中容不得一丝一毫小辈对长辈的不孝心。阿成爸在方圆几十里老实得出名,所以,阿成妈的爸爸看中了,就把阿成妈妈许配给了阿成爸爸。后来有了阿成,家境的熏陶,阿成也比一般大的孩子仁义,从不讨厌,从不和小伙伴打架。典型的乖孩子,听话的孩子。

    后来媒人的介绍,雪凤的爸妈都没有说一个不字,立马同意了这门婚事。要不怎么说婚姻是一种缘分呢?缘分可遇而不可求。三丫和阿成就没有缘分,所以说,婚姻不是强求的事情。当初,媒人看中了三丫的好看和白净,心中自以为和阿成应该是天生的一对,恰恰就没有成功。这就是缘份未尽,硬拉是拉不到一块的。乡下人相信,婚姻是前世修来的姻缘。所以,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从这句俗语中可以看出,乡下人对婚姻的重视程度。

    想当初,三丫经媒人介绍,被阿成妈给挡住了没有成,三丫的爹妈就很气愤。心想,凭什么你们就说我闺女是做小姐的?这不是败坏我家闺女的声誉吗?一气之下就想把雪凤和阿成的婚事给搅黄了,转念一想,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就忍气吞声了,并把这些事情说给了三丫听,三丫听后也感到非常气愤。但是,想到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不是很清楚,冒昧地去讨说法没有根据。再说,三丫相信阿成不是那种听信谣言的人,回到城里就给阿城写了信。

    婚后的事实也说明阿成的妈妈,并没有做错什么。听人家说的,信以为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乡下就是这样,一个人说你不信,两个人说你也可以不信……但是,当大家甚至全村人都在说这事情的时候,叫你不得不相信!再说,这件事情你又凭什么去证明自己不是小姐和是小姐都一样困难啊。谁人能去脱掉三丫的裤子去证明自己说的错还是对?不会也不敢。类似这样的事情,道听途说也好,有凭有据也好,最后,都会变成真亦假来假亦真的境地。三丫给阿成信中说,可以让阿成去证明。这话,一直萦绕在阿成的脑海中。

    第017章

    和老丈人拼酒这可是阿成万万没想到的。

    在雪凤和妈妈抓鸡的时候,阿成怀抱着小宝咿咿呀呀逗着孩子玩耍,雪凤的爸爸回来了。还没走进屋,雪凤妈就高兴地对老头子说:“阿成回来了,和雪凤,还有孩子,一家都回来了。”

    “哦,知道了。我还知道他回来再也不走了,没出息!”

    雪凤爸没好气地、待搭不稀理地说道。

    雪凤一听这话,感到不对劲,就对妈妈说道:“妈!你赶紧和我爸说说,别让他说些刺激阿成的不中听的话。”

    -33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