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走。”
张信不理解两个人为什么这么兴奋但也不好问只好任张胜拉着回房收拾行李其实张信不懂每个级别的官学的师资力量不一样相当于现在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的差别所以张胜才显得那么高兴。
不理解又能怎样路还是在赶的古代的路不像现在修的那么整齐颠簸不已张信觉得胃都震出来了但也只能忍了。赶了一夜路终于在第二天早上到达目的地找了家客栈休息洗漱一番穿戴整齐后三人向州学出。
路上杨夫子再三叮嘱到了州学后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张信两人只能唯唯诺诺的应承着。到了州学杨夫子投了门帖拜见州学正学正看了应城县李教谕的推荐信查看了张信两人的学籍爽快的让两人入学。出呼张信意料之外直叹古代的办事效率就是高本以为还要一段时间呢。
杨夫子待两人进了学后淳淳嘱咐两人也不矫情坐马车回去了。杨夫子心中很舒畅没有什么遗憾地回溪山村熟学自己没能实现的目标门下弟子有机会达成所以杨夫子走得很潇洒很自如。
其实官学里也没什么照样是学四书五经八股文章而且连《孟子》也是删节版的但是人家是官学待遇当然不一样张信身为县试第一所以成为廪膳生就是由国家出钱养的意思明朝官学分几等由于学校成是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学校订有周密考试制度月考每月由教官举行一次;岁考、科考由掌管一省教育行政大权的提学官主持其在任三年两试诸生第一次为岁考别诸生成绩为六等凡附学生员考至一等前列可补廪膳生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还可受奖四等以下则分别给予惩责、降级、除名等处分。第二次为科考提取岁考时一、二等生员加以复试考试上者可获应乡试资格。
一个月过去了张信在官学里过得很郁闷但是也不敢跑明代地方官学订立的学规异常严厉除平时设有稽考簿以记录学生德行、经艺、治事情况外更是颁禁例于天下学校镌刻卧碑置明伦堂不遵者以违制论。
但在这里张信也认识了几个谈得来的同窗其中自然少不了张胜在旁边张胜成绩还行是附学生争取在岁考中进级为增广生。
“袁兄你说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例休啊。”书房内张胜在一旁喊声道。
“张兄不必着紧例休那日自然知道。”袁兄也就是家住安6的袁方悠闲的摆摆扇子说道:“没看到孙兄、张贤弟一点都不急吗。”
“我看他们在那假正经呢心理早就痒痒了。”张胜鄙视道。
“我说两位兄台。”孙进在苦笑“再过几天就是重阳了按例理应休息几日你们就不用吵了。”
“重阳例休是不是真的。”张胜不敢相信忍耐不住问道。
“应该是真的往年是这样却不知今年如何。”袁方在一旁笑呤呤时不时摇一下手中的扇子说道。“待到重阳之日天高气爽登高望远可谓人间盛事。”
“你是不是早知道了不和我说。”张胜恼羞成怒扑向袁方。
“是你自己笨重阳盛事自然可以出游你看张贤弟就不像你一样怕是早就猜到。”袁方边跑边感道。
张信看看胡闹的两人继续练字嗯毛笔字越来越流畅了进学这么久可把人闷坏了难得重阳出游出去放松下早知道官学那么多规矩就不来了。张信知道不可能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抱怨。
“好了别闹小心训导先生巡查被看到了罚你们抄写论语百遍。”孙进劝阻到。
两人对看一眼觉得还是不闹为妙如果被捉到怕不只是抄论语那么简单了。放手整理下仪容坐下。
“张贤弟你歇下不要累着。”经过一个月的了解孙进也知道张信的事平时对他多有照顾。
“不妨还可以坚持的。”张信一笑对于关心自己的人很是感激。
“就是就是信子不要练了你伤虽然好了但也要注意点。”
“拍”
袁方用手中的扇子敲了下张胜“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啊有机会就偷懒真不明白你们两个哪个年纪大。”不理会张胜在一边嚷嚷转身道:“张贤弟练字讲究屏气凝神心神合一你还是等下再写吧。”
张信无奈只好放下笔。几个满意的点头旋即又兴高采烈的讨论重阳出游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