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把手里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在一起然后再与淮军打一场大会战。
吴穆记得早晨说起来的时候张华轩根本没有在意眼前这个大帅当时更关注就要进行的淮安政务改革而吴穆也深知政务改革的重要性。这场改革之后大帅手下文武彻底分开文官政体也算是初步的稳定下来。据吴穆这个政治上的菜鸟来看大帅地政治体系多办是采用了明制一些细枝末节与明制不大相同不过总归能在汉唐的制度里找到一些端倪至于大清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则基本没有留下。
如果是有心人来看就会知道张华轩严重的削弱了君权加强了内阁的相权。同时也加大了监督权。同时很多部门垂直到内阁由内阁中央直接管理而并不是地方。这样一来改制后的地方权力比诸清朝是严重地弱小了虽然表面上地方有了独立自主地财权与官吏的任命权。
比如在大清一个知县虽然是七品官不过这个知县因为是第一线地亲民官所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要由中央在进士及弟的知识分子内选用而且在上任的时候还要陛辞然后由皇帝亲自接见后才能上任。
当然到了晚清后各种制度败坏进士举人做得知县捐官也做得知县而且满清制度极其复杂八旗内的破落子弟营运一番能做知县由武改文能做知县总之晚清时吏治败坏知县这个亲民官成为不折不扣的扰民官屡次大起义吏治不清地方官员盘苛百姓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无可辩白。
而俗语说破家知县明清之交的知县虽不能和汉制相比然则已经算是权力极重。除了没有立法权外几乎囊括了地方上所有的权力而相应于知县这种庞大的权力来说对它的监督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一个好的知县固然是亲民而一个坏的知县却能把他所在的地方变成活的人间地狱。
新官制则大幅度的收回了地方政府乃至县级政府的权力很多机构一直垂直到中央由内阁直接制订工作计划与人员考核任免知县留在手里的权力已经只剩下劝农兴商而就是这些还要受到相关垂直部门的层层把关与考核。
相比与军制改革来说政治改革表现上没有军队那么重要和惊险然而吴穆这样的楞头青都是清楚如果政治改革失败虽然现在看起来淮军无敌于天下然而覆舟之危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对这阵子张华轩对军事问题的忽略他也并不在意反正淮军的前期做战准备工作早就到位了而后勤方面也绝无问题所以剩下的事情他自认自己这个总参也没有什么好指手划脚的更不要说很少直接带兵打仗的大帅了。
俗话说一个厨子眼里是没有伟人的。张华轩在淮军上下威望之高已经接近半神而在吴穆这样身边亲近的将领眼里大帅固然是百年难遇的英主然而大帅不长于军事细节这也是不可忽略的现实事实上吴穆相信他和大帅各领一营的淮军对决最后胜利的肯定不会是大帅就对了。
被传唤的吴穆并没有费解太久进房之后值星官奉命关上门外出然后吴穆奉命读完了周攀龙的信件后便向着张华轩静静问道:“大帅召我来恐怕是说和英夷不得不动手了?”
“不错。”张华轩点头道:“我对这英夷甚是了解一次死了十多名兵丁这一仗怕是非打不可而且如果打的不好只怕是要旷日持久直到分出胜负之后为止。”
吴穆神色凝重半响过后方道:“若是如此海上咱们固然不可与英夷争雄6上也会多处被袭而此时淮军与清军大战在即虽然咱们淮军打清军很是轻松不过两线做战终是不妥。”
淮军的讲武堂内最多的就是普鲁士与法国的教官。现在的普鲁士正是不折不扣的现代军国主义国家不论是贵族出身的容克军官团还是普通的民众对扩大自己国家的殖民地都有极大的兴趣而扩大殖民地无疑就要西对英法东对俄国两线做战是普鲁士饶不过的命题而如何避免两线做战或是决得胜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在普鲁士的军官团内流行开来做为淮军讲武堂的讲官这些心怀不轨的普鲁士人总是当着法国人的面大谈两线做战问题或是大谈西线做战问题这个话题搞的法国人极其郁闷而其中的精要之处自然被讲武堂的中国学生全盘接受并深信不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