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早有设计
    现在国家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荒芜的土地正在复苏,流离的难民正在陆续回归家园,在曹智统治的地区,有很多地方老百姓已经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而伏家父女的这些行为是在将渐渐稳定的国家重新推入混乱之中,荀彧严重警告伏完和伏皇后不要自不量力,做一些累得九族都受到牵连的不智之举。

    荀彧的话让樊普面如土灰,惶恐万分的在荀彧话音刚落就伏地请罪,惶惶不可终日的阐明着自己只是送信的,并不知道信中的内容。

    荀彧向来宽宏大量,看在樊普惊慌失措的样子上,也就对着他道:“你回去告诉皇后和伏将军,文若今日就当什么都没看见,没听见。也希望皇后和伏将军一样忘记今日之事,今后修要再提起。”

    樊普匆匆带着荀彧的回应走了,樊普因为走得惊慌失措,而把刚才擦汗的绢帕给遗留在了席子上。

    荀彧慢慢收好这块绢帕,准备日后再还给樊普的同时,也开始默默反思起曹智到底是不是个明主,还是个一心只想着“代汉”的贼子。

    最终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曹智是个明主。曹智现在所做的,所推行的政策,平定纷乱的举动,都是要让国家走上正轨,改变无数垂死百姓命运的大智者的行为。

    并且,曹智对他荀彧,也是绝对不比在曹操手下时受到重视的程度低。曹智不但非常宠爱和信任他这个曹操的旧臣。不但在出征期间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他,更在去年提议过他荀彧再加一个官职,出任三公中的太傅。但最终朝中很多人因为荀彧没有战功,而只得作罢。但曹智还是为他再请皇帝加封了一千户食邑。

    还有曹智为了巩固他们的关系,还在今年以叔父的身份和荀彧重新确定了曹操大女儿和荀彧大儿子的亲事,只等满了两个孩子岁数就正式成亲。曹、荀两家就此将成为儿女亲家,并且为了彰显这门亲事将来的尊贵,曹智还特地为自己这个侄女请封了一个公主的头衔,皇上也已御封了他荀彧未来儿媳为安阳公主的封号。

    作为曹智绝对心腹的荀彧,对于要不要把这件事告发给曹智,荀彧犯了很大的疑问和犹豫。曹智对他那么好,好像荀彧应该将此件“皇后密信”之事揭发,以报曹家两代人对他的恩情。

    但很快荀彧又想到了刚才对樊普的承诺,和担心一旦揭发此事,以曹智经历董承之事后的杯弓蛇影心境,一定又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上次已经杀了十几名大臣,一个国丈,几个嫔妃和一个胎死腹中的皇家骨肉了。荀彧可不想再看一场更大的屠杀,而且这次可是皇后的一家。如果真的因为他荀彧的告密而连累到这些人枉死的话,那这段千古罪人的骂名大概会永远的扣在他的头上。

    最后,荀彧决定自己一个人背负这个秘密,不让任何人知道,避免那场腥风血雨的同时,也算是另一种途径的报效曹氏,忠于汉室。

    但很快随着曹智率大军出征荆州、江东,许都伏皇后在后宫的动作越来越大,甚至一切都在超出荀彧想象的程度发展。

    起先荀彧只是听说伏皇后唆使皇上频频接见一些有意对曹智一些政见说三道四的臣子,比如孔融,后来甚至还升了此人的官。伏皇后积极营造献帝明确的聚拢一些敢说反对话的“贤臣”在身边,成为心腹的意思。很快又传出献帝和伏皇后在宫中亲自接见曹丕的消息。

    本来皇帝为了以示恩宠,接见一下这个已故大将军的长子,并没有可多做厚非的事。但传到荀彧耳中的会见内容让荀彧一下子把担忧之情提到的嗓子眼。

    听说皇上和伏皇后在宫中宴请曹丕时,提到了“中兴,政变和国家种种未来”,听说言辞竟然是越说越激烈,君臣之间谈到深处是一会哭,一会儿笑的,很多话题甚是露骨,甚是激烈。

    荀彧不管年轻的献帝和不懂事的皇后能掀起什么风浪,但扯上同样少不更事、年轻冲动的曹丕就不对了。荀彧也再也坐不住,再怎么说,曹操都对他有托孤之意,他无论作为曹丕的长辈,还是看在已故曹操和他的恩情上,他都准备出来管一管此事,提醒一下曹丕,不要误人误己。

    荀彧正要找曹丕好好谈一谈,不要让这位还太年轻的少主为人唆使,被人随意挑拨,而走上了歧途。

    但令荀彧意外的是,荀彧还没去找曹丕时,曹丕却主动登门造访了。

    并且一上手就对着荀彧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