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来到了这片神秘的土地———民间传说中的秦始皇陵。他就是刚刚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毕业的杨鸿勋。他被组织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担任学部委员梁思成的助手及以梁思成为主任的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秘书;出于对中国古建筑的浓厚的兴趣,他向梁思成先生请求到西安、咸阳等古建筑比较多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站在一望无边的秦始皇陵的平坦的“封土”堆上,建筑学出身的杨鸿勋脑海里产生了一个疑问?
“封土”在民间俗称坟头,为了方便排水,坟头一般都做成圆锥状。但是,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在自己的陵墓上修建的“覆斗形封土”从建筑学角度考虑,平顶的高台建筑并不利于日后的排水,难道当时秦始皇陵的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吗?
垒封土困难重重,修建目的始终困扰杨鸿勋
正当杨鸿勋站在秦始皇陵的土台上面思考着问题的时候,正巧远处一位年纪挺大的老头儿抽着一个大烟袋在晒太阳。杨鸿勋便上前请教,没想到,老人向他讲述了千百年来当地口耳相传的修陵历史。
杨鸿勋问那个老人,这么大的土包,周围这么一大片平地,也没大坑,这个土是哪儿来的呀?老人告诉他,在一个村子有一个大鱼塘,那个大鱼塘就是当年修建秦始皇陵挖土形成的。
相邻两个村子的距离,土是怎么弄过来的呢?
老人告诉他,既不是用车推,也不是用肩挑。而是通过“人体传送带”运输过来的。“一字长蛇阵。一个人挨着一个人地排长队,手递手,这么传递筐篮。这个效率要高多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省得每个人走那么长的路挑着土,不算遗撒也挑不多。”老人说。
那么,土运来以后就可以直接打夯吗?
老人说不可以,必须把土过一遍筛子。“当时在工地上支起好多大筛子,把这些土倒在筛子里面筛。同时,工地上还支起了很多大锅,因为必须把土炒熟了才能打夯。整个工地乌烟瘴气,大劈柴烧火,大锅翻炒,炒熟了以后再运去打夯。”老人形象的描述让这两千多年前的景象仿佛又出现在了杨鸿勋面前。
这里的土和其他地方不同,是蒙古风吹过来并沉积下来的马兰黄土,非常细腻。本来用不着过筛子,直接打夯土就行了。但是由于要修最高统治者的陵墓,所以建筑要求高,土里有时候含着少量的杂质都不能要,必须全部筛出去之后才能用。
另外,在建筑学上,把土炒熟也是一种工程质量的保证,因为黄土里面有蚂蚁,有各种昆虫的卵,这是绝对不行的。(编辑周先)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