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站出来支持他。
倒不是这些族人不肯支持周琛,实在是周琛制定的许多律法,规定了许多事情的办理章程,这些人才刚刚适应这些律法,如今制定律法的人,却来带头违反律法,这就给众人造成了相大大的混乱和疑惑。
那到底以后是按照律法行事,还是按照人情办理?
这一下就牵扯到了大周立国的根本,以及日后发展的道路。
周琛本来对公族的态度十分不满意,但是受到宗正的提醒后,终于才意识到这点,再不以国公和族长的身份,要求公族的人毫无条件支持他。
索性便以个人的名义,向内库借贷这笔资金,这才算圆满解决了此事。
筹集到资金之后,周琛顾不上困乏,立刻赶往国府议政厅,前去与几位重臣商讨扩大战争的事情。
“诸位,为何要扩大战争,增加讨伐齐魏的军队,本公方才已经详细告知诸位,形势巨变,自然方略也要改变。如今资金的问题,本公也已经解决了,剩下就是购置军粮、武器,集结大军,各位都是大周的肱股、支柱,国家依赖各位,还请能够理解本公的决定。”
周琛眼中布满血丝,眼窝深陷,坐在议政厅上的麒麟座上,讲理由大概臣属一遍后,期待地看着几位重臣。只要这三台六部的尚书支持他,那一切自然都没有问题了。
几位重臣相互对视几眼,却都没有一个人着急说话,看着周琛此刻一脸倦容,满眼血丝的神情,几位大周肱股重臣都是心中说不出的难受和感动。
周琛风尘仆仆,浑身疲惫的样子,显然是紧急从前方赶回,这样重视民意和臣属意见,为国奔波的君主,五百年未必能有一人。
仅以此点,便足以证明,这样的君主,不可能会是穷兵黩武,不体察国力民心的人,这便足以让所有百姓和臣属支持他的任何决定了
“臣等皆无异议”
几位大周的重臣相互对视几眼,最终异口同声地答道。
“什么,你们这就同意呢?”周琛几乎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座下的群臣,国有律法,身为制定律法的人,他自然知道整个大周朝政运行,有哪些规则,事权不聚于上,战争这种大事更不会任君主一人决断,三读之后,三台六部所有尚书,三分之二同意,才算通过。
如今周琛才解说一遍,还没有正式下达书文,让国府讨论便通过了,这还是自大周建国后,周琛的提案第一次这么顺利通过。
周琛此刻也无暇去想群臣为何这么支持他,以为是所有重臣,和他想的一样,都是看到了黄河水道对大周的重要性,也再不纠缠此事,当即道:“尚书令,既然国府无异议,那筹集军粮、动员百姓、集结郡兵之事便全交给你了。对百姓一定要耐心解释,做出足够的补偿和妥协。
一年之内,发动两次大战,百姓肯定会有怨言。一定要在战前和战后,对士兵的安家费等处理妥当,不能让士兵上战场了,还担心家里事情,还有其他方面的,你们国府也要好好商量,拿出最好的方案解决。”
“臣等遵旨。”尚书令荀彧、户部尚书董昭、兵部尚书郭嘉、吏部尚书毛玠等人,听到周琛的吩咐,心中虽然感到无奈,却只好硬着头皮上前领命。
周琛从内库提取的资金,虽然不少,但若是要办理好他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再多三倍也不足,众人只能另外去想办法了,谁让他们一时激动毫无意义地同意了。
“琛拜谢诸位了。”周琛也知道几位重臣的难处,从座上下来,向众人施礼一拜,唬的众臣赶紧连连口道承受不起,周琛这才心满意足地道:“既然如此,诸位就去忙吧,兵部先向豫州各郡郡尉下达命令,向扶乐县城集结。荆北的郡兵也要尽快向豫州边境集结,本公这便下去歇息歇息。”
周琛连公府也没回,直接便在国府他办公之处歇息了下来,这一觉睡了足足四个时辰,等周琛第二日醒来,已经是与荀攸道别的第三日。
周琛起来之后,询问了荆州郡兵集结状况,知道他还需要两日,才能率兵赶到扶乐县,便书信一封,将状况告知荀攸,让他依旧按照原先计划行事。
两日后,周琛率领四万荆北郡兵从南阳赶往颍川时,荀攸也收到了北方形势变化的消息,遂按照计划,不等周琛到来,便集结郡兵,连接征东、征北两路大军,全面发起了南线对魏齐的攻击,一场谁也没有料到,会越大越大的战争,再次席卷大汉的天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