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仙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章 奇玉 上(2/2)
有钱好啊,想当初江枫上大学那会,特单纯的一帮同学在寝室讨论有钱有什么好处,有的说有钱了吃穿不愁,有的说有钱了可以把很多p1mm,有的说有钱了可以不用工作,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有钱总比没钱好。

    江枫从来不缺钱,也从来没有很有钱过,将车停在新华二路边上,从车里下来,远远地打量着街对面一个新起的门面,江枫不知道怎么突然想起当年那场讨论来了,心底自嘲的一笑,嘿嘿,有钱起码事情办的快。

    新门面是刘二毛的,新华二路在滨海算是繁华地段,能够在这里弄这么大一间门面,想必刘二毛要花不少钱,不过,跟燕京那种高的离谱的地价比起来,这还算是便宜的。店门没开,跟周围充满了现代气息的招牌相比,刘二毛门面那个古色古香的匾额倒是颇为打眼,古宝斋三个字没有用金粉装点,就是纯黑的墨色,加上左下角两方红红的印章倒是显出了一种与众不同人文气息。

    门没开,走近了,一股刚刚装修过的油漆味扑鼻而来,隔着门上的玻璃,正看见刘二毛一个人在古色古香的门面里好像皇帝巡视领地一样到处乱窜。

    刘二毛给吓了一跳不是没有理由的,早上起来来到好不容易装修完成的店里正美美的憧憬着自己的生意能在滨海得到一个新的展,还没得意完就看见一张熟悉的脸隔着玻璃一声不的盯着,实在是让人心里毛。

    “我说,你怎么这么早?不是说好了晚上见面的吗?”一开门,刘二毛就黑着脸问道。

    “没什么,反正办公室也没什么事,顺便来看看你。”江枫懒懒的回答道:“看看,你这个地方搞得不错嘛,古色古香的,不会是专门拿来骗老外的吧。”滨海市作为除燕京外经济最达的城市,外国人一向不少,除了急于体现自己有文化的农民企业家以外,这些老外就是假古董的最好消费者。

    “不带你这么踩和人的啊,咱们这一行讲究的是个缘分,真东西明码标价,想买便宜的,就靠自己的眼力,我这里高仿的都是写明了的,从来不带至正二十九年的东西。”刘二毛不屑的说道。

    说起至正二十九年,倒是一个著名的笑话,自从元青花鬼谷下山买了两个亿,假的就多了起来,一哥们在显摆的时候,号称从至正元年到至正二十九年的罐子一年一个,还十分热情的要借给人家博物馆展览,人家博物馆的实在拒绝不了,派了一个老专家告诉了那个热情的企业家,至正一共二十八年,从此引为一大笑谈。

    “说起来,你这个铺子倒是够杂的啊,怎么什么都有呢?这瓷器,玉器,连青铜器都有……”匆匆扫了一眼,虽然货架还都比较空,但是柜上的招牌,那些汉字写的那个叫大,还带了外文,唯恐人家不知道的样子,让江枫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要说侍弄古玩的,大多有个方向,虽然不是说没有人什么东西都收,但是大多数都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比如瓷器,玉器,书画,总是选择一样或者是相通的几样,一方面是因为财力所限,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古玩这个东西,只一门都足够人研究一辈子,大多数人的精力不能兼顾这么多东西而已。再说,虽然玩收藏没有不被骗的,可谁也不愿意给人老当羊秙啊。

    “杂吧,这也就是在滨海,我这里主要卖的也不是真东西,大多都是高仿的,你也是老玩家了,能进我这样的店的,基本上都是羊,一个是赶,两个也是放,我标出来已经够仗义的了。不过你别说,哥哥我这里还是有些真东西的。”说着,刘二毛神神密密的冲江枫招招手。

    两个人穿过了大厅来到了总经理室,看的出来,刘二毛并没有打算在这里怎么认真的办公,虽然这里还可以看到一张看上去很稳重的大班台,可是在那后面我并没有看到刘二毛最喜欢挂上冒充风雅的书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