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帝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逆转!丘吉尔的眼泪(二十六)
    1916年7月4日,地中海东部,小亚细亚半岛南岸根部,亚历山大勒塔湾(土耳其称伊斯肯德伦湾),皇家海军“复仇”级战列舰“决心”号。

    舰艏两座双联装15英寸主炮炮塔后方,舰桥上方视野开阔的防空指挥所中,英军塞浦路斯远征军司令官艾伦比上将刚刚放下他眼前的双筒望远镜。

    远处潮水涌动的海滩上,密密麻麻地搁浅着数以百计的小型步兵登陆艇、中型车辆登陆艇、大型坦克登陆艇以及好几艘长着“蚌壳大嘴巴”的坦克登陆舰。

    曾经在海峡战役初期的加里bō利半岛登陆战中大显神威的几支部队,早已顺利登上了海湾南岸三个自西向东依次相连的滩头:H滩、I滩和J滩。

    来自皇家海军步兵师与陆军第29师的第一bō登陆部队约一万五千名官兵,在来自海军第2两栖机械化旅的百余部坦克和装甲车引导下,正向滩头西面与南面几处至关重要的制高点tǐng进。

    他们身后是早已被数百门轻重舰炮与数百架大小飞机轰成渣的几个土军步兵连与岸防炮兵连,在他们东面,隔着不到十公里的平坦农田,便是这次登陆作战的首要目标——土耳其第二大港口亚历山大勒塔(土耳其称伊斯肯德伦)。

    艾伦比的视线回到“决心”号周边,上百艘大小作战舰艇徐徐划开浅蓝sè的海面,不时将猛烈的炮火倾泻到滩头与港口附近。

    在“决心”号后方衔尾而进的,依次是“伊丽莎白”级超无畏舰“马来亚”号;法国海军“布列塔尼”级超无畏舰“布列坦尼”号、“普罗旺斯”号;法国海军“科尔贝”级无畏舰“科尔贝”号、“巴黎”号。

    “马来亚”号装备与“决心”号相同的四座双联装45倍径381毫米主炮,但与新服役的“决心”号不同,它的“幸运马来亚”之名早已传遍协约各国:1914年12月爆发于菲律宾吕宋岛近海的林加延湾海战中“马来亚”号作为当时英荷法美四国联合舰队司令官伯尼中将的旗舰出战。先后被四条大小鱼雷命中水线,外加被一架四引擎重轰炸机撞中起火。却大难不死得以返航本土。在船厂里敲打了大半年之后,变身成为协约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官杰拉姆中将的旗舰。

    崭新的“布列塔尼”级超无畏舰虽然装备有5座双联装45倍径340毫米主炮,主装甲带最大厚度却只有270毫米,航速不过2能甚至稍逊于“伊丽莎白”级之前装备45倍径343毫米主炮的皇家海军“铁公爵”级主力战舰。不过在狭窄而早已失去合适对手的地中海,耗资不菲的“布列塔尼”级战舰却显得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了将有限的资源节省下来补充陆地上的巨大消耗。法国海军已经决定在完成该级三号舰“洛林”号之后,停止所有大中型军舰的建造。

    两艘“科尔贝”级无畏舰各装备六座双联装45倍径305毫米主炮——任意一舷只能使用其中五座,其吨位、防护与航速与“布列坦尼”级大致相当。其中“科尔贝”号曾作为协约国印度洋联合舰队主力部队第3战列舰分队旗舰。参加了去年8月那场举世震惊的孟加拉湾海战,在连日的海空jī战中,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也没有受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损伤,最终平淡无奇地安然返航。

    这条首尾相接的六舰舰列,便是整个攻略舰队中“远程支援部队”的基干。而在这条舰列与南面的海岸之间,又另外展开了一条由九艘前无畏舰组成的舰列。是为攻略舰队中“近岸支援部队”的基干,它们的名字,由西向东依次是:女王、威尔士王子、邓肯、康沃利斯、埃克斯茅斯、méng塔古、高卢人、查理曼、絮弗伦。

    看名字就知道,前六艘属于皇家海军,后三艘来自法国海军,其中4艘“邓肯”级战列舰编成的第12战列舰分队作为支援部队的一部分参加了孟加拉湾海战,各舰由于速度缓慢又部署在后,最终未发一弹便黯然返航。

    这九艘前无畏舰的标准排水量从11000吨到14000吨不等,航速18到19节,主要武备均为2座双联装40倍径305毫米主炮,另有10到12门140、152或163毫米口径副炮。

    在比“近岸支援部队”更接近海岸的地方,三条交错展开的舰列构成了“近岸炮击部队”的基干,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依次为:6艘各搭载2门35倍径305毫米主炮的“克莱夫勋爵”级浅水重炮舰,4艘各搭载2门40倍径305毫米主炮的“阿贝克隆比”级浅水重炮舰,以及4艘各搭载2门45倍径381毫米主炮的“苏尔特元帅”级浅水重炮舰。

    上述每支部队的周围,又环绕着十余艘到数十艘担负护卫任务的轻巡洋舰、驱逐舰等轻型作战舰,以及扫雷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