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给了袁崇焕等人,然后指责大明朝廷心怀不轨、对和谈三心二意,实际上想借和谈来扰乱中华军备战、掩盖战争的企图。
徐光启看了这份通报,回想起离开京师之前,叶向高告诉他的一些情况,立刻判定辽东局势是王化贞个人所为,大明朝廷对于与中华军的和谈态度,并没有改变。
事实确实如此。
王化贞一直就反对议和,原先就有“贪而愎,素不习兵,轻视大敌,好谩语”的毛病,好说大话而不懂军事。
王化贞字肖干,明朝山东诸城人,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右参议,后结交魏忠贤,被任命为辽东巡抚。他一到任,就与辽东经略熊廷弼背道而驰,绝口不言守,到处宣扬说“我一渡河,河东人必内应!”,同时向朝廷发去奏章,反对与海寇议和,主张乘虚出兵辽东,并说仲秋之月,可高枕而听捷音。他调集兵力集结前方,还不断派人去联络科尔沁蒙古部落,企图借助蒙古人以不战取全胜。明军出击东进辽河,所必须准备的士马、甲仗、粮食、营垒诸事,王化贞一概俱置不问,全凭后方熊廷弼独立支撑。
这些都是内务情报局以及军情部汇总的明军情报。
叶华、麦德、麦大海等在台湾的高级军官齐聚中华军老营议事厅,在场还有老营的参谋部军官,其中有新任参谋部副总管俞咨皋。徐鸿基、曾山等政务文官也在场,大家围着观看这几份情报。尹峰在上首位坐着,见大家看得差不多了,说道:“怎么样,诸位,辽东局势堪忧啊!”
俞咨皋在江南战役开场时,在苏州城南一战受伤,回到台湾养伤后,被任命为老营参谋部副总管。大家纷纷传说,俞咨皋因为在江南作战时太过出风头,被那些军中老人嫉妒,所以才被踢出了作战部队。俞咨皋本人并不在乎这种传说,很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时他第一个回答:“辽东战事并无大碍,王化贞屯兵七万,粮草、弹药、马匹的供应全由山海关出关北上,我军由海上登陆,随时可以切断其辽西走廊的粮道。军中无粮,王化贞还能干些什么?”
麦德是步军将领,此时出言质疑:“王化贞聚兵七万,为时已经数月,囤积粮食也应该不少,总能撑一阵子。七万大军东进围攻西宁堡,无需几日,我们在辽河西岸唯一的据点,就可能失陷。眼下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明军一旦出兵,能够在无粮情况下靠手头粮草撑多久。”
“还有个问题:西宁堡能守多久。”尹峰说道:“关键还在西宁堡。海军掐断明军粮道后,明军在吃完粮食前,西宁堡能支撑多长时间。”
“只要西宁堡能撑到明军退兵就行。”麦德简略地说。
俞咨皋向麦德拱手示意,然后接着说道:“还得做第二手准备:万一西宁堡失陷,明军得到西宁堡以及周围的粮食,可能会继续渡河东进。我们在东胜堡一线只有地方守备兵团驻防,海州、盖州更是兵力空虚……”
“调兵吧!”尹峰立刻作出决断:“让第三师抽调一个团,立刻从吕宋出发北上:驻台湾第二师抽调两个营,把今年新一期军校学生军也加上,立刻北上。各部队在旅顺口集结完毕后,立刻去增援辽河一线防御。”
此时的尹峰,已经是一言九鼎,基本上没有人能反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