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咨镐忽地想到:黄略被调任旅顺守备,就是在中华军、中华公司内部大清洗之前。
俞咨镐投奔尹峰是在大清洗之前,但是在大清洗期间却是完全不受影响。虽然如此,看到连几位大董事都相继被抄家流放,当时的俞咨镐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发慌。因此,在江南战役时期,俞咨镐就有点表现太过“积极”,亲自上阵与白杆兵拚刺刀,以致自己受了伤。
俞咨镐写完军令,想到了一个问题:黄略被调出野战部队,难道是为了大清洗做准备?再联想到郑芝龙及郑芝虎等人在大清洗前两年,都被远调到偏远的锡兰岛及松花江,这么说来,尹峰并不是因为“新军”购买西洋大炮事件而开始清洗内部的,实际上早就打算对内部搞一次清洗,韩平父子、黄逞等人勾结大明朝廷之事,只是大清洗的理由而已。
俞咨镐想到此处,赶紧掐断自己的思路,暗地里叹息一声,然后以恭敬的态度双手将军令递交给尹峰审核盖印。
……
当日晚间,俞咨皋疲惫地骑着马回到自己家中,一名身材婀娜的少妇在内屋门口迎候:“将军辛苦了,晚饭已经好了。”
这为少妇就是俞咨皋从杭州西湖上带走的船娘施丽,如今是俞咨皋的小妾。俞咨皋今年四十多岁了,在大明官场上几经波折,不得不投奔到海寇军中,早已没了当年雄心壮志。如今在中华军中兢兢业业干事,只是想要保住全家老小的稳定生活。他在大明军队体系中干到了副总兵的位置,如今到了中华军中以中校军衔任职老营参谋部,他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泉州北郊濠市濠格头村老家还有俞咨皋的妻儿。因为俞咨皋操练的新军叛乱,其人已被朝廷问罪通缉,其家族为了不被他牵连,已经由族长出面,将俞咨皋一家分产别居,算是把俞咨皋家踢出家族谱系,另立支族了。
他是俞大猷的老生儿子,父母一辈早就没了,因此他家在宗族之中并无地位,只是由于原先俞咨皋担任了朝廷高官,宗族中人才对他另眼相待。
好在泉州是在中华军占领下,俞氏家族也不敢真的把俞咨皋家里的妻儿赶出门。同样的,看在俞咨皋面子上,泉州守备王朔望在强行推广“士绅一体纳粮”时,也没有对坚持不合作态度的俞氏家族采取什么行动。
“阿丽,近日里军务繁忙……下次我回家晚了,你就先吃吧。”俞咨皋接过施丽递来的毛巾,擦了一把汗。
施丽服侍他脱下外衣,小声地说:“老爷,泉州老家的二太爷派人来了。”
“二太爷?他派人来做啥?是何人来了?”
“不晓得是谁,来者五十多岁了,比老爷年纪还大,却管您叫三叔。”施丽笑了笑道:“他一口的泉州土话,我费了好大劲才听明白。”
俞咨皋皱起眉头:“我知道了,此人应该是俞明远,我二堂兄的小儿子。”
“族长家的小儿子?是来让您认祖归宗?”
俞咨皋摇头冷笑道:“呵呵,把我家赶出宗族分家析产才两年,如今又打算干什么?此人现在何处?”
“他说今晚住南城馆驿,明日再来拜访您。”
“明日再来,你就说我这些天军务忙,三日后才是休沐日,到时再来说话。”
……
三日后,俞咨皋见到了那位年纪比他还大十余岁的侄儿。两人正儿八经地以叔侄关系见礼,俞咨皋让这位侄儿入座。
俞明远是典型的乡下土财主模样,不但衣服华丽,还在腰间挂了镀金荷包。他一早就急冲冲到俞家,一落座就急急忙忙地说:“三叔,如今族中有事,你一定要帮忙的。”
俞咨皋不紧不慢地说:“我家已经另立支族,不算你们俞家一族的了吧?”
俞明远脸色不变:“我等毕竟同出一族,眼下大家也共住一村。这海寇、哦哦,中华军要入村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之政,还要重新丈量土地,这几百年的规矩,怎么能说变就变?三叔啊……”
俞咨皋早就想着这家族中来人所为何事,此时果不出所料,很不耐烦地挥挥手道:“侄儿所言之事,我早已晓得。船主大王施政为民,即使是士绅一体纳粮,税率不过十取一,而且摊丁入亩,不计人头税,比之大明的规矩,已经是少很多了。”
“可我家有三个秀才一个举人,按规矩是免征田赋的……”
“你那是哪家的规矩?”俞咨皋截断他的话,厉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