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什么大越近文阁等极左风险至少在刚刚夺取政权不久和存在严重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存在。
如80年代末那些人一样想让当代统治阶级彻底靠边站,只有自己是主角的思维方式就是脱离当代中国现实和实际的。统治阶级主导,劳动者参与的社会主义就是21世纪后期的上限了。所以排斥“由脱离生产的官僚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代劳”是一条根本走不通的空想之路。
成功的现代文明不是只靠“斗争”,妥协和利益分享、统一战线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只想着唯我独尊,毛派第一,幻想大众都是政治家兼非常有自律能力的人,那结果就只有欲速而不达。21世纪的中国统治阶级为全球争霸和地位合法性实现未来香港水准的“伪普选”+朝鲜式的经济机制,就是民众的重大胜利了。
关键字:驳“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就把问题说的比较清楚立刻。
其实简而论之:假设,我是说假设:北京天津日军突然增兵十万,这些庞大的城内驻军有一天遭遇几个地下党扔了十几枚手榴弹,其中一个日军负伤,但一个都没死。
而在湖广,五万日军同二十万国军发生一次会战,日军消耗几万发炮弹和几百万发子弹,伤亡数千人。
是不是可以论述为那些城镇里的地下党仅仅是放了几枪扔了几颗手榴弹,作用就和于城内同样规模的日军进行一次激烈会战相比?可不可以说,某地下党几十个人抗击了十万日军,而国军几十万大军只“抗击”了五万日军?
还有一些其他基本历史错误,不一一而论。
至于什么tg消灭52万日军,同日军一比一死伤比?我觉得任何一个对待抗战史有起码态度的人都不会有这种认知。你能与日军一比一死伤比。黄土岭,关家垴就不会是那个局面。更不会歼灭日军几十万,一场对方承认的大队级歼灭战,甚至自我承认的联队级歼灭战都没有。
如果tg在抗战时期就能做到与日军死伤比,较国军对日作战强上几倍,那解放战争在苏联援助和运输大队长从国民党哪儿的缴获之下,怎么反而只能排除俘虏仅与国军1:1死伤比了呢?(解放战争tg宣称毙伤国军171万,战死二十八万,失踪十七万,负伤一百零四万,合计一百五十一万)
解放战争中工军火来源不足是事实,尤其是日本人不是国民党,经常抵抗到只剩很少弹药大部分战死。对日作战作战往往是赔本得不偿失的;伪军的弹药又被日本人控制;也就打顽军还能赚不少,另外从地方武装那里可以连买带征集不少。
可一定要靠春秋笔法把中工吹捧成只用国军几十分之一的军火物资就取得了堪比国民党对日战绩的“主导者”,还是在队伍大扩军大兑水的时候做到这点儿,这就不是客观的态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