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技战胜论(2/2)
工作,也必须高度注意美国的核弹研制工作。

    齐之洋在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学习时曾经看过一本书《希特勒的“原子弹”》上面提及了德国在1945年已经研制到了实验小型“核装置”的地步,那本书上描述说:德军物理学家库尔特·迪普纳在位于德国东部的图林根测试了一种核武器。这种装置并非美国在广岛投放的那类原子弹,它似乎是一种尝试用烈性炸药来引发一种猛烈的局部性的高辐射爆炸的一种装置,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脏弹”。这一次测试杀死了被当作实验室小老鼠的几百名战俘以及集中营在押人员。

    这虽然是本历史传记性质的书,但是也充分说明了德军在1945年核弹研制的进程。只要蓝海国能技巧的提示德国,德国将很快的集中力量完成核弹的研究。

    不过蓝海国也很担心德国将来对蓝海国的威胁。因此,是否释放魔盒中的野兽,让德国拥有核武器,这个念头每日都在煎熬这齐之洋的心。现在只有大力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这样才能毫不顾忌对手手中的筹码。

    现在齐之洋和蓝海国的上上下下都是在说科技制胜论。虽然这个说法在后世被军内狠狠的批斗过。但是对于蓝海国再合适不过了。蓝海国缺乏足够的工业基础和人口资源,靠先进的科技完成各类作战任务才是最好的选择。举例来说,在印度洋上有3艘1170舰,那完全就能控制住整个印度洋。先进的科技将完全能弥补人数上的不足。

    所以蓝海国现在在大力发展先进的军工科技。从导弹到枪榴弹到电子器材,大力实行当代化的研究。

    蓝海国已经完全复制出了德国的V2类型的导弹。并且性能远远比德国V2导弹强,只不过受制于工业基础,无法大量生产。现在关键的技术就是制导部件的研究,电子管的制导部件体积实在是太庞大。晶体管的还需要研究。机械式的制导部件精确度太差。

    其他如雷达系统,火控系统和材料的研究,蓝海国都在大力的进行当代化。力图以先进的科技来取得未来战争的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