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如此!师父所说是否与此有关?”大弟子路遗风,今日终于不再修剪指甲,恭恭敬敬的道。
“哼!入世历练!他们当真以为别人都是睁眼瞎子么?”苏成海道。
“师父你的意思是?”
“遗风,你可知道我奇天苏一脉,为何是天下第一?”苏成海没有回答他的话,问道。
“那当然是因为我奇天苏门,实力强绝天下,天下敬仰所致。”路遗风道。
“是么?你真的是这么想的么?”
“师父,我”
“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有谁会真的这么以为呢?”苏成海复又叹了一口气。
“师父。历代祖师在上,弟子誓,我是这么以为的。”却是不知什么时候爬上广场来的梁尔聪无比乖巧的答道。
“滚!!!”苏成海袍袖一抚。
梁尔聪瘦小娇嫩的身影,在天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噗通!”一声又开始了与千鸟湖的第二次亲密接触。
在沉下去之前,只听梁尔聪歇斯底里的喊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历代祖师在上师父你偏心!”
苏成海走到林晚秋面前,又看了看林中玉,向身后道:“遗风,这几日我和你师娘奉你掌门师伯之命去一趟东海。玉儿年纪尚幼,白天由菲儿教他些文字,这入门道法便由你晚上代我传授。”
“是,师父!”路遗风答道。
林晚秋摸了一下林中玉的头,把他交给路遗风。
只见苏林二人,手指一引,脚下分别踏着一道绿色和一道红色光华,乘风而去。光华刺眼让林中玉心中隐隐作痛,但他的眼睛仍紧盯着林晚秋远去的身影。苏林二人所到之处,初时云雾翻涌退让,随后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将他们的身影淹没最后终于消失不见。林中玉才收回不舍的双眼。
“小师弟,师娘走了,过几天才回来。我带你去小师妹那里”路遗风道。
林中玉“哦”了一声,便跟着路遗风向小筑方向走去。
突然,眼前一片阴影压了下来,林中玉抬头一看“鬼啊”的一声惨叫。
只见头顶上方高处一张大脸,悬在半空,那脸上有一巨口,白牙森森,十分可怖。但是这大嘴却出了动人心魄的美丽声音:“小师弟,叫个师姐来听听。”
林中玉小手抓紧了路遗风的大手,战战兢兢的道:“三---三----三师姐!”
“嗯,不错,不错!再叫个姐姐来听听!”欧阳芙蓉,把大牙一龇,作凶恶状。路遗风在旁边不由暗暗好笑,这师妹如此顽劣!
林中玉浑身颤抖,手脚冰凉,声音都带了哭腔出来:“----芙-----蓉-------芙蓉姐姐好!!!!”
“嗯哼!不错!不错!”欧阳芙蓉听后心满意足把大头摇了两摇,然后转身而去。林中玉只觉得这师姐走起路来,这地面都跟着一阵一阵的颤动。
路遗风带着林中玉走过观风桥,复穿过两个门,进入别园。往右一拐,只见眼前是一个小院。一株古树参天而起,树下四个石鼓,后面是三间小屋。林中玉看这小院有些眼熟。路遗风看林中玉眼中略带讶异,道:“小师弟是不是觉得眼熟?我听四师弟说你刚被救回来就是被放到三师妹这里。看来你还记得。”
林中玉一听,这里竟是三师姐的住处,心中一阵气血翻涌,险些喷了一口出来。
“呵呵,师弟莫怕,三师妹大多数都在无忧洞中参悟本门玄功,即使回来,也多数去陪小师妹了。况这里有三间,那几日就算是师妹回来,你也不用怕地。”路遗风说道。
却看这院落东侧还有一门,轻轻推开,一阵香气扑面而来。自从进入别园就有隐隐的香气,到了这个小院香气一下子浓郁了几倍,想来香味都是从这里散出去的。只见眼前是若干间绿竹所做的小屋练成长长一排,院中遍地紫曼陀罗花,中间只有一条小小的绿色草径歪斜斜通向小屋门口。
路遗风推开小院门后,便已经止步。林中玉回头问道:“大师兄,你怎么不走了。”
路遗风笑道:“小师弟,这里是师妹的闺阁,又是养心调身之所。师兄进去多有不便,你自己上去叩门便是。师兄晚上来接你。”说罢转身离去。
林中玉点头应是。闻着这些清淡花香,林中玉感觉有说不出的舒服。他蹑手蹑脚的走到门口,生怕踩到小路边的鲜花。
“师姐!师姐!”林中玉扣了扣门喊道。
“吱呀!”门开了。一身白衣的苏菲,见到林中玉到来。美丽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小师弟你来了?”
“嗯,师姐。师父叫我来的”说着嘟起了小嘴。
苏菲看道林中玉,圆圆的小脸上大大的眼睛扑簌簌的闪光,可爱之极。却不知为何父母都说他资质不甚好。
若说到资质,这光看相貌未免落了下乘。纵是苏菲博览天下群法之故,其眼睛根本无法看透人体的细微差别,更看不出道骨仙身的所谓灵气。
林中玉跟着苏菲走进门一看不禁有些目瞪口呆,只见苏菲的闺阁中,几乎被书架摆满。墙壁之上更是挂着各种书法,人物,花鸟,山水景物等卷轴,浓浓的墨香四处飘荡。
这绿竹小屋怕不有十来间至多,但林中玉走过这些房间就象看到了一个书籍、书法、绘画展览一般,从一开始到最后无一重复。
而林中玉也在这片环境中开始了识字,读了刚刚听师娘一直说的坐忘天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坐忘天道乃是奇天苏门一脉所修的旷世奇术。相传初代祖师只是一个落魄书生,郁郁不得志,三十二岁时誓不再考取功名,遂游历月荒名山胜川,途经太华山(注3)时,遇雨难行,觅得一小洞避雨,却见小洞深处有微光跳跃不定,待欲走近,却现那微光见他来便向前飞去,似乎要引他前行。
几经曲折,连初代祖师都不知道此刻到了山中何处,只听得见隐隐水声愈来愈近。路到尽处,蓦然一转,只听水声哗哗,就在不远处有一小池。小池上方洞顶高处,倾下珠帘水幕,而那微光转瞬不见。初代祖师走近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只见小池大有十丈,深有尺许,哪有一滴水在里面?可水声叮咚,清脆悦耳就在眼前,他又不得不信。抬头一看,只见这上方哪里是什么水源之处,这只是一个天井一般的洞口,直通青天。只见一汪月轮当空而照,无数月光如丝如缕倾泻在下方的小池中哗哗作响,细听水声中竟间或有些儿童嬉笑怒骂之声,又或者有铁马蹄声,佛门诵经声,男女老幼哭泣声,虎啸猿啼,凤吟虫唱,风声雨声,总之世间诸般杂响,再所多有。最后那水声声音如黄钟大吕敲在耳际,初代祖师脑海中金光一闪,随即面露微笑,缓缓踏入池中坐下,轻轻抬头。只见他身泛白光,面容间一片祥和。在身边竟有无数道符凭空闪现,围绕着他不停旋转。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初代祖师向上凝望的双眸之中,复有阵阵白光从其眼中溢出竟如水银泻地落到池中铮然作响。最后这水声汇成无边道家歌诀,在这小洞中阵阵吟唱。
转眼九天九夜过去,水声渐收,光华渐隐。而那洞顶的月轮早已退去,初代祖师双眼不知何时已经闭上。又不知过了多久,初代祖师睁开双眼,神光如电,身上复有仙气阵阵散出,显然已经得道。待他起身欲走,却现令他得道的小水池,竟紧跟其后,不肯离去。初代祖师微微一笑,使了神通把这整个小洞收在袖中。
太华山,彼时正在无妄海边,奇天苏山下。到得山外,初代祖师抬眼相望却见那万里高空之上的奇天苏山,不由一笑,乘风而上。这一去便开辟了一个万年古派,那小池也被他移入奇天苏衡天峰后山得名幻波池。而他身后的太华山,却一夜之间崩塌湮灭。
注释1:不知虫:[月荒地经.山物本纪.第一百二十六章]:“三翅一头,并行五爪,其小如萤,入夜自鸣。是为不知。”
注释2:单狐山:参见[山海经.卷三.北山经]:“北山经之,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
注释3:太华山:参见[山海经.卷二.西山经]:“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