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平民军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十一章 战终(2/2)
道明如此关注。”

    这话要告诉你,准保把你给吓死~陈清无奈的摆摆手,见曹操一身铠甲并未卸去,稍有些诧异,思索了会儿,皱眉问道:“可是要赶往他处?”

    曹操没有急着回答他,反倒是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后,才苦笑叹道:“这心情好时,茶便是酒,但若心情不好,这茶比药还苦!”

    陈清点了点头,没有打断他,陈登亦是好奇的静待着下文。

    “来徐州之前,操曾与皇甫嵩大人有些过节……”面对值得交的朋友,曹操从不隐藏心中想法,爽朗的道出当日的情况后,又是一声长叹:“徐州百姓和睦、友善,而在洛阳,即便是普通人家亦是会努力攀附权贵,一争高下,两相比较,操宁可于此地牧守一方,亦是不愿去那朝中淌这浑水……”

    “孟德……”

    “罢了罢了,明日操便要启程赶赴南阳,今后一别不知何日方可相见,若是有缘来到洛阳,便来东街曹府寻我便是~”

    这顿茶水聊的话题颇有些伤感,三人尽是提不起什么精神,只是回忆着三人初次见面至今的点点滴滴。

    临别时,曹操回头看向依依不舍的二人,笑着摇摇头,但转过身的一瞬间,陈清却忽而注意到那一刹那,停留在他嘴角的一抹——坏笑!

    次日清晨,送别曹操的队伍很长很长,徐州百姓夹道而迎,更有甚至竟是隐隐落泪,真诚的向曹操等徐州百官弯腰致谢。

    陈清走在队伍的最后,一直没有说话,也没有向其他人般虚伪的回礼、做傲。他一直在思考,曹操那诡异的一笑到底是在笑什么,这中间一定有什么猫腻!

    走在队伍最前头,坐于马上的曹操忽而附在身旁的陶谦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但见陶谦老皱的脸上顿时红光满面,回看了眼低头不语的陈清,似笑非笑的点点头,与曹操谈论起来。

    行至城门,曹操转身向众人一抱拳,朗声道:“至徐州月余,曹某受尽百姓恩惠,心中有愧,遂唯有尽力除贼保此地安泰。今,奉天命,赶往南阳剿贼不可不往。他日待曹某卸甲归来,定久居于徐州。”

    老百姓很淳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曹操此前的所作所为已经深得民心,此言一出,便引起城门口一阵掌声欢呼。

    “诸位止步,操就此别过!”

    曹操翻身下马向所有人施了一礼后,再次跃上战马,就此出城,领着城外陶谦昨日配齐的三千兵马,向南阳进。

    送走了曹操,陈清心中的疑虑更深。他怎么就走的那么干净利落?那一笑,到底潜藏了什么样的意义。

    刚欲回头向陈府方向走回,却见陶谦从身后走了过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这次又要麻烦道明贤侄啦!”

    又要麻烦?什么意思?陈清狐疑的看了看身旁一脸笑意的陶谦,又转过头去望向曹操消失的方向,好奇道:“州牧有话但说,无妨。”

    “哈哈,道明贤侄果然爽快。如今徐州方才历经一场大战,兵容不整,兵力薄弱,孟德谏曰:道明文韬武略,又深得民心,可堪此任。所以这建立新军的事……别交予你了,想来道明定不会让老夫失望罢?”

    练兵?!好你个曹孟德,原来在这茬儿等着我呢!陈清愤恨的握了握拳头,但随即想通了什么,朝陶谦笑道:“州牧大人,如今清孑然一身,并无半点功勋,若是如此贸然练兵,恐怕……”

    陶谦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样说了,哈哈一笑后,道:“此事道明莫要担心,昨日夜里朝廷诏令已到,从明日起你便正式为我徐州长史!”

    ps:徐州黄巾至此结束,唔,本来还想继续细节化的。可是现,因此会拖上很多章节,自己扫了一遍现会把书的整体变得平淡,所以直接跳过了另外两战。

    [奉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